中信证券-稀土行业半月谈(1月上):稀土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静待开采指标推出-230120

《中信证券-稀土行业半月谈(1月上):稀土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静待开采指标推出-230120(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稀土行业半月谈(1月上):稀土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静待开采指标推出-230120(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下游需求支撑+供给持续严控+国家政策扶持=推荐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市场回顾:稀土概念板块、稀土永磁板块周内震荡运行。1月13日,Wind稀土指数收于1877.83,周涨幅2.32%,月涨幅-0.55%;Wind稀土永磁指数收于4819.28,周涨幅-0.19%,月涨幅-0.02%。沪深300收于4074.38,周涨幅2.35%,月涨幅3.26%。
▍价格:重稀土价格下跌、轻稀土价格上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1月1日至1月13日,重稀土主要产品中,氧化镝最低价为244.0万元/吨,双周涨跌幅为-1.21%;轻稀土氧化物中,氧化镨钕最低交易价格为71.2万元/吨,双周涨跌幅2.01%;氧化镨最低交易价格69.5万元/吨,双周涨跌幅1.46%;氧化钕最低交易价格78.0万元/吨,双周涨跌幅为2.63%。
▍供需:11月份氧化镨钕生产商产量、销量环比上升。亚洲金属网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中国氧化镨钕生产商产量为2947.00公吨,上一年同期为2638.00公吨,上月为2905.00公吨,同比增加11.71%,环比提高1.45%;销量为2947.00公吨,上一年同期为2668.00公吨,上月为2905.00公吨,同比上升10.46%,环比上升1.45%。
▍进出口:11月稀土矿进口量总体下降,海外稀土矿价格波动明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为42.00吨,同比减少85.14%,平均单价15.66万元/吨,价格同比上升224.57%;稀土金属矿进口量为3,802.52吨,同比下降71.42%,平均单价3.41万元/吨,价格同比上涨8.65%;钍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2,178.62吨,同比增加164.44%,平均单价4.98万元/吨,价格同比上升36.67%;11月合计进口稀土矿6,023.14吨,同比下降58.21%,平均价格4.06万元/吨,月同比上涨26.99%。
▍投资逻辑:稀土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静待开采指标推出。供给:工信部、自然资源部2022年稀土开采指标为21万吨,同比增长25%,冶炼分离指标为20.2万吨,同比增长24.7%,根据按需投放的原则,预计2023年上半年指标增速区间或为20%-25%,供给或将持续严控。需求:1月1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根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持续高增。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变频空调、风电、工业电机、机器人等下游需求的支撑下,今年1月稀土价格环比去年12月持续反弹,2023年1-2月稀土价格或稳中有进。中长期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转引自金力永磁公告),2025年我国及全球的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分别达到28.4万吨和31.0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等下游需求高速增长,稀土价格或将持续得到支撑。近期稀土上游整合持续推进,产业结构有望加速优化,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我国稀土产业链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有望得到持续加强。供需、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们预计2023Q1~Q2稀土全产业链营利或稳中有进,2023年稀土价格中枢或维持高位,产业链利润有望持续释放,经过前期回调后板块估值已进入合理区间,当前时点持续推荐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影响持续扩大;宏观经济波动;打黑、环保、收储等各项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下游消费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