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2022年债市监管政策一览:疏堵结合深化制度建设,开放创新扩大债市功能发挥-230117

《中诚信国际-2022年债市监管政策一览:疏堵结合深化制度建设,开放创新扩大债市功能发挥-230117(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2022年债市监管政策一览:疏堵结合深化制度建设,开放创新扩大债市功能发挥-230117(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债券市场不断创新,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力图精准发力为企业纾困
债券市场不断创新,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在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推出科技创新债、转型债券等创新品种,引导债市资金直达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实施;乡村振兴领域、城镇化建设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扩大债市资源对农村发展与县城建设的支持力度;绿色金融领域,完善绿色债券制度建设,继续支持绿色债券扩容创新。
精准落脚支持民企债券融资,多措并举优化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包括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为市场提供民企债券投资对冲工具、费用减免等。同时年内多项房地产支持政策渐次落地,助力房企纾困。出台多项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并多次调整房贷利率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激发住房需求。
债券市场融资表现来看,2022年信用债在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方面发挥了直接作用。民营企业信用债净融资较去年1900亿元有一定修复,但整体仍净流出超过700亿元,恢复程度有限;创新产品发行活跃,共有近4900亿元的各类创新品种发行,拓展了主体资金来源。
优化债市基础制度规则,深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年内监管部门持续优化制度建设,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进市场互联互通,提高债券跨市场发行与交易的便利化程度,促进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分别发布一系列规则,从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出发,统一和明晰规则体系,进一步优化注册制大背景下债市基础制度,规范参与主体行为,营造良好的债券融资环境,促进市场平稳高效运行。
立足防风险,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债市风险防控机制,推进债券市场法治化建设,健全信用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的法律法规,维护投资者权益,筑牢风险防线。
总体来看,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建设更进一步,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统一,疏堵结合下债市投融资效率有望提升。但也要注意,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投资者保护、规范化管理等需继续发力强化,以更好地夯实债市运行基础,切实推进债市的高质量发展。
互联互通更进一步,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升
双向开放的相关制度机制更加完善,监管部门同步统筹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的对外开放,境外投资者入市流程更加简化。内地与香港“互换通”落地,与“债券通”协同发展,深化我国债市的对外开放。
进一步优化基础制度,聚焦提升境外机构入市的便利程度,完善熊猫债规则体系,从“融资端”和“投资端”入手,吸引增量资金的同时着力提升存量资金的黏性,扩大债市的双向开放。此外还优化外债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在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海外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