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财证券-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签约点评:四川绿金再发力,百亿基金促双碳-230117

《川财证券-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签约点评:四川绿金再发力,百亿基金促双碳-2301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财证券-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签约点评:四川绿金再发力,百亿基金促双碳-2301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22年1月5日,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出资人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标志着首期规模100亿元、总规模300亿元的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成功组建、正式运营。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由川投集团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发起设立,采用双GP模式、母子架构设计。母基金由川投集团旗下川投资本、建设银行旗下建信投资共同出资74亿元,子基金由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社会投资方共同出资26亿元,投资方向为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支撑产业、清洁能源应用产业等领域。基金旨在积极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杠杆效应,探索以市场化手段直接撬动千亿规模社会资本、进一步带动四川省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
四川绿色金融发展提速,绿色基金发力补短板。近年来,四川以绿色信贷及债券为代表的绿色金融体系高速发展,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8382.57亿元,同比增长38.89%;全省绿色债券余额504.5亿元,同比增长35.50%。但与此相对,在绿色基金方面四川略显滞后。根据2021年各省市绿色基金相关企业累积注册量显示,位于前十名的省市分别是广东、北京、山东、湖北、甘肃、江苏、贵州、安徽、浙江、福建及云南,四川尚未进入前十之列。本次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成立,首期规模100亿元、总规模300亿元,将有力夯实四川地方绿色基金的资金基础。此前,2022年12月30日,四川省财政厅发起规模30亿元的四川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金,短期内多只绿色基金相继成立,显示出四川通过强化绿色基金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决心。
为绿色金融嵌入新能源产业进行积极探索。1月8日发布《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变化趋势》显示,2023年中国能源经济走势向好,新能源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绿色金融工具可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合力,支持新能源经济发展。绿色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具有天然适配性,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主旨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绿色基金是绿色金融股权融资的重要工具,本次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的发行,明确投资方向为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支撑产业、清洁能源应用产业等领域,这既符合四川能源大省的区位特征,有利于强化能源产业的比较优势,又为绿色金融工具嵌入新能源行业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风险提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放缓风险、国内转型金融政策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