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27:CMS法规落地,汽车后视镜百年变革正式开启-230116

《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27:CMS法规落地,汽车后视镜百年变革正式开启-230116(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27:CMS法规落地,汽车后视镜百年变革正式开启-230116(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国标正式发布,2023年7月1日起中国搭载CMS的量产车可以正式合法上路。欧洲已经于2016年、日本于2017年允许搭载汽车电子外后视镜(CMS)的车辆上路。2022年12月29日,中国汽车后视镜新国标GB 15084-2022正式发布,意味着中国搭载CMS的车辆可以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合法量产上路——中国汽车电子后视镜CMS替代传统玻璃外后视镜时代正式开启。
CMS可以很好解决传统玻璃后视镜存在“看不全、看不清、受干扰、风阻大”四大问题,CMS替代传统玻璃后视镜将是大势所趋。(1)CMS可以扩大FOV,减小盲区,视野比传统玻璃后视镜更大。(2)CMS对抗雨雪雾恶劣天气影响的能力明显强于传统玻璃后视镜。(3)CMS可以通过图像调优算法(ISP)大幅降低外界光线干扰。(4)降低风阻:CMS摄像头后视镜横截面积能缩小为传统玻璃外后视镜的二分之一乃至更低,从而降低了风阻系数,省油省电。
商用车和乘用车CMS系统都是由摄像头、显示屏、控制器三部分构成,但是商用车方案比乘用车更复杂。乘用车CMS系统(电子外后视镜)由2个7英寸显示屏+2颗摄像头+1个控制器构成,我们推测乘用车CMS显示屏、摄像头、控制器三部分的单价分别为800元、400元、1500元。传统玻璃后视镜(内外镜+结构件)单价大约800-900元;CMS系统单价大约2000-3000元。
在符合法规的条件下,CMS降本路径主要有两条:与座舱/智驾域控制器集成、复用ADAS摄像头。(1)与座舱/智驾域控制器集成:CMS控制器可以是独立控制器,也可以合并到智驾域控制器,也可以合并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中。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由于节省成本和节省整车空间考虑CMS控制器被集成到座舱域控制器中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短期由于域控制器没有预留CMS接口,所以短期以单独的CMS控制器形式为主。(2)CMS摄像头可以与ADAS侧后视摄像头复用,但由于FOV和拍摄视野不同因此不可以复用环视摄像头。
基于上述两大降本路径,CMS系统单价有望下降渗透至销量更大的中端车型中;我们预计2025年CMS渗透率将达到15%,单价2500元,对应中国CMS市场规模86亿元。根据我们了解,小鹏、蔚来、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东风汽车等主流自主OEM都已经在规划CMS量产车型。
中国CMS竞争格局将与传统玻璃后视镜格局截然不同,尤其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对应CMS市场份额相比合资品牌会更加以国内Tier1为主。全球乘用车传统后视镜主要厂商有麦格纳、法可赛、SMR、镜泰、开明堂、市光等公司;商用车后视镜市场,德国梅克朗拿下了60%份额;中国最大的两家传统后视镜本土厂商分别是干巷车镜和上海吕巷,干巷和吕巷年产量合计超过1000万套,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目前获得国内车厂CMS定点的厂商绝大多数都是国内Tier1,而且都是汽电电子企业而非原来的传统汽车后视镜厂商。
相关标的:上游弘景光电已经拿下CMS镜头环节80%定点项目,包括诸多海外已量产CMS项目。中游Tier1环节远峰科技(IPO终止,供小鹏)、华阳集团、合肥疆程(供北汽魔方)、自行科技是目前已经官宣获得乘用车CMS定点项目的公司,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已有CMS产品布局;商用车CMS豫兴电子已经拿下诸多定点项目。
风险提示: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参与方增多导致价格下降速度过快风险;域控制器集成方案兴起导致竞争格局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