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专项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稳增长加码专项债持续扩容,积极财政加力提效需用好用足-230111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专项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稳增长加码专项债持续扩容,积极财政加力提效需用好用足-23011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专项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稳增长加码专项债持续扩容,积极财政加力提效需用好用足-23011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3年展望:稳增长压力下专项债将继续扩容,需用好用足提升效能
发行规模预测:全年或发行专项债5.4万亿,新增限额或在3.8万亿左右
新增专项债:限额或小幅上升至3.8万亿左右,节奏将继续前置
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或超万亿,较2022年进一步增加,关注地方债到期借新还旧压力
撬动效应预测:理论上可撬动基建投资近6万亿,撬动能力或有所提升
若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小幅上升至10%,理论上或可拉动基建投资近6万亿,但实际撬动效应仍受领域投向、配套融资情况、项目建设进度等多因素限制,真实效果往往小于理论估算水平
积极财政加力提效下,如何用好用足专项债?
当前政府“债务-资产”效率仍较低,需进一步提升项目储备质量及数量,为近4万亿专项债发行使用提供有力支撑
部门项目规划审批效率不高导致进度滞后,需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优化审批流程,提升项目申报使用全流程效率
稳增长压力下专项债仍将保持较快的发行节奏,必要时可增加债券发行使用的时效弹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后续用途调整常态化
专项债项目收益偏低且面临下滑风险,财政承压下需进一步完善偿债保障机制,避免兑付风险
专项债撬动能力仍待提升,需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专项债投融资对接机制,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2022年发行特点:总量扩容机制创新,持续支撑基建稳增长
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规模创新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供给节奏大幅前置,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
发行期限进一步延长,10年及以上期限占比超七成
发行成本波动下降,探索利率“变轨”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水平
粤琼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国际化进程再进一步
专项债发行结构:聚焦基建加大撬动,借新还旧比例上升
新增专项债占比超五成,再融资专项债多用于偿还到期债券,借新还旧比例进一步上升
新增专项债发行区域分化,债券到期压力下贵州、湖南借新还旧比例相对较高,仅京沪发行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
投向进一步拓宽并持续聚焦基建领域,“两新一重”占比近四成,新基建及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发力
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有所上升但仍较低,财政承压下云贵等西部省份比例较高,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占比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