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中复神鹰-688295-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产能领跑助力业绩起飞,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230111

上传日期:2023-01-11 08:56:14 / 研报作者:李超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中复神鹰-688295-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产能领跑助力业绩起飞,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230111.pdf
大小:28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中复神鹰-688295-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产能领跑助力业绩起飞,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230111

中信证券-中复神鹰-688295-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产能领跑助力业绩起飞,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23011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中复神鹰-688295-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产能领跑助力业绩起飞,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2301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复神鹰-688295-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产能领跑助力业绩起飞,成长性有望持续兑现-23011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7-6.2亿元,同比增长104.51%-122.45%,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业绩高增主要系下游需求持续提升下公司碳纤维产品量价齐升,以及西宁万吨项目投产带来规模效应。我们认为2023年碳纤维市场竞争恐加剧,但公司有望凭借产能与成本优势、高性能产品策略及差异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夯实其在下游景气赛道的小丝束龙头地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2023年50倍PE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53.5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2023年1月9日晚间,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7-6.2亿元,同比增长104.51%-122.45%;预计2022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9-5.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2-3.22亿元,同比增长105.41%-124.81%,业绩符合预期。
  ▍量价齐升+降本增效推升公司2022年业绩大涨:1)量:航空航天、光伏、氢能、交通建设等下游领域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持续增长,据公司2022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在国内碳/碳复材、储氢气瓶的市场占有率分别约60%、80%,主导地位强。在西宁万吨项目全面投产下,公司产销量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碳纤维销量将较2021年同比增长约60%;2)价: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年华东市场国产T700-12K均价为253.82元/千克,较2021年的215.75元/千克同比提升18.4pcts;3)利:西宁万吨项目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同时,公司坚持推进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成效明显,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竞争格局:中大丝束面临产能投放冲击,小丝束竞争格局较好。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2年底,国内碳纤维行业有效产能约8.5万吨,主要集中于吉林化纤、新创碳谷、吉林宝旌、上海石化等24K及以上中大丝束企业。据我们统计2023年24K及以上丝束新增产能预计将达1.79万吨,存在产能扩张过于集中的现象,竞争格局较为恶劣。而公司主要产品为T700-12K碳纤维,2022年底公司碳纤维有效产能已达1.45万吨。仅考虑高可行性扩产项目,我们预计2023年碳纤维市场总产能将达11.41万吨,其中公司产能达2.85万吨,产能市占率达24.54%,将进一步夯实小丝束龙头地位。
  ▍展望2023:成本稳定+降价压力小,国产替代+需求端放量料将增厚公司业绩。1)原料成本:在供需双重提升下,预计丙烯腈市场价格波动不大,对碳纤维成本面影响有限;2)供应面:2023年底前国内各型号碳纤维供应料将保持较为充裕,但新增产能多集中于24K及以上丝束,而具有一定使用验证周期的光伏、储氢瓶、航空航天碳纤维领域准入壁垒相对较高,T700级及更高性能的12K及以下丝束规格供应商承压更小;3)进出口面:我们预计2022年碳纤维国产量将大于进口量,且2023年出口量将持续有所增加;4)需求面:2023年国内光伏需求有望持续旺盛、风电有望走出谷底迎来装机复苏、航空航天需求有望因疫情政策转变向上恢复;5)价格:T700-12K碳纤维价格降幅料将显著低于T300大丝束产品,价格韧性较强;6)国产化率:我们预计2022年国产化率将达56%,2023年将增至63%。碳纤维国产化持续推进下,景气下游有望充分吸收公司新增产能,增厚公司业绩。
  ▍风险因素:行业产能扩张超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碳纤维在下游领域的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国产化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的先行者,依托四大核心技术体系,将干喷湿纺单线产能提升至国内第一的3000吨/年。随着西宁二期项目以及连云港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的全面投产,预计2023/2026年公司小丝束产能可达2.85/5.8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在下游光伏、氢能、航空航天等景气赛道催化下,围绕高强高模碳纤维,公司有望抓住国产碳纤维的黄金发展期。鉴于2022H2碳纤维市场价降幅显著,我们下调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96亿元(原预测为6.60亿元),在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的预期下,预计公司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将推升销量上行,但碳纤维价格下行趋势或将抵消部分业绩弹性,因此我们略微上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63/12.26亿元(原预测为9.09/11.43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预测分别为0.66/1.07/1.36元。参考当前可比碳纤维公司估值水平(光威复材、中简科技Wind一致预期下2023年平均PE为30倍),考虑公司在民品小丝束领域的龙头地位,切入军品小丝束的增量空间和未来潜在的大丝束领域的拓展,作为碳纤维国产化的领军者,我们认为2023年50倍PE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53.5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