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阿里巴巴-9988.HK-FY2023Q3业绩前瞻:短期承压但预计2023年趋势向好-230110

《中信证券-阿里巴巴-9988.HK-FY2023Q3业绩前瞻:短期承压但预计2023年趋势向好-23011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阿里巴巴-9988.HK-FY2023Q3业绩前瞻:短期承压但预计2023年趋势向好-23011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预计12月季度公司GMV同比下滑约5%,预计CMR同比下滑9%,CMR和GMV的增速GAP环比将有所上升。2022年10-11月,消费趋势延续9月季度态势,但受12月感染高峰影响物流履约及消费需求导致收入承压。利润端,我们预计2022年12月季度公司经调整EBITA将达462亿元(同比+3%),减亏趋势延续。展望2023,消费回暖的趋势有望驱动核心电商GMV及CMR环比逐季修复;宏观复苏后企业IT支出的回升以及组织架构的调整有望促进云业务收入增长。2023年宏观向好预期下,公司GMV及CMR修复预期有望率先带来估值提升,后续业绩兑现有望进一步驱动股价上行。我们维持对公司中长期数字化商业服务能力相对乐观的态度,维持公司港股及美股“买入”评级。
▍12月季度业绩前瞻:我们预计2022年12月季度(FY2023Q3)集团收入约2435亿元(同比+0.4%),其中,中国商业收入约1700亿元(同比-1.3%),国际商业收入约177亿元(同比+7.4%),云计算收入约203亿元(同比+4%),本地生活收入约131亿元(同比+8%),菜鸟收入约137亿元(同比+5%)。考虑到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及业务减亏,我们预计12月季度经调整EBITA约462亿元(同比+3%,Margin为19%)。
▍中国商业:核心电商短期承压,CMR(客户管理收入)下滑影响利润表现。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0/11月我国社零总额同比-0.5%/-5.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15.3%/+1.2%。受益于消费大盘回暖,公司10-11月GMV趋势22022Q3相近,但12月以来感染高峰影响物流履约及消费需求,我们预计12月季度公司GMV同比下滑约5%。但随着感染逐渐过峰以及消费需求的回暖,GMV增速有望环比逐季修复。12月季度,CMR和GMV的增速GAP预计环比有所上升,主要系物流受阻及退货率上升导致佣金确认减少,我们预计12月季度CMR同比下滑约9%。②新业务:延续降本增效战略,提升业务经营质量,淘特、淘菜菜的亏损有望持续收窄。③直营业务:节庆效应有望提振高鑫零售表现,叠加疫情期间对盒马的需求提升,我们预计12月季度直营业务收入将达743亿元(同比+9.4%)。④EBITA:考虑到淘系电商稳健的盈利能力及新业务持续减亏,我们预计中国商业FY2023Q3经调整EBITA约为544亿元(同比-6%),利润率为32%。
▍国际商业:国际零售环比改善,新业务开展致亏损环比上升。FY2023Q3受益于Lazada及Trendyol的稳健增长,以及VAT、通胀等因素对速卖通的影响弱化,国际零售收入增速环比有望明显改善,而国际批发业务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整体来看,西班牙市场新开投入使得国际商业亏损环比有所上升,但同比减亏的趋势仍然延续,我们预计国际商业FY2023Q3经调整EBITA亏损约为14亿元,利润率为-8%,同比收窄10pcts。
▍其他业务:云计算短期持续承压,组织调整有望促进业务增长。①云:受企业预算收紧、行业竞争加剧、头部客户流失等因素影响,短期内云业务收入增长持续承压,我们预计云计算业务12月季度收入增长约为4%。中长期看,随着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向好,企业IT支出有望回升。同时,张勇接任云智能总裁后明确以客户需求优先的服务目标,业务策略的调整亦有望促进云计算增速的后续修复。②本地生活:由于疫情导致运力紧张,预计收入增速将环比下滑至个位数。但受益于运营业务效率的持续提升,预计亏损仍将同比收窄。③菜鸟:由于菜鸟和AE业务具有较强关联,因此菜鸟收入增长有望受益于AE增速改善,我们预计菜鸟12月季度收入增长约5%。
▍展望2023:受益于消费复苏趋势向好,以进取之心迎接发展变化。根据彭博一致预期,2023Q1-Q4,我国社零总额增长预测为+4.5%/8.9%/6.0%/6.0%。我们认为淘宝天猫作为中国电商头部玩家,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整体的修复。同时,根据阿里巴巴CEO张勇,2023年阿里巴巴的关键词为“进”(2022年为“定”),我们预计公司将在外部环境向好之后,以进取之心,关注并保障客户利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云业务相关的发展变化,张勇接任云智能总裁后明确以客户需求优先的服务目标,业务策略的调整亦有望促进云计算增速的后续修复。
▍风险因素:政策监管导致经营调整的风险;金融业务监管风险;数据安全相关风险;电商行业渗透放缓、电商平台竞争超预期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局部疫情反复影响超预期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对外投资布局拖累利润;中美贸易摩擦因素影响业务开展及股价波动;美股退市风险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消费逐渐复苏的预期,以及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和业务减亏,我们略调整阿里巴巴集团2023~2025财年收入预测至8,669/9,354/9,950亿元(前值为8,634亿元/9,334亿元/9,955亿元),同比+2%/+8%/+6%;略调整2023-2025财年净利润( Non-GAAP )预测至1,316/1,558/1,702亿元(前值为1,311亿元/1,554亿元/1,688亿元),同比-4%/+18%/+9%,现价对应公司港股PE(Non-GAAP)15x/12x/11x。我们认为,蚂蚁集团整改的持续推进,叠加市场对于公司2024财年基本面修复的预期,公司估值压制正逐渐得到缓解。基于SOTP估值法,中国商业参考国内平台电商公司估值(京东集团主业,拼多多电商业务平均约2023年20x PE),考虑到阿里的长期增速预计相对较低,我们给予中国商业业务FY202410x PE估值;云计算对标AWS估值(8-10x PS),考虑到增速及EBITA利润率差异,我们给予云计算业务FY20242x PS估值,叠加蚂蚁集团投资估值及现金估值,依此我们给予公司FY2024美股目标价146美元/ADR、港股目标价142港元/股,维持公司港股及美股“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