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如何理解存单量价变化?-230109

《中泰证券-如何理解存单量价变化?-230109(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如何理解存单量价变化?-230109(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同业存单利率,尤其是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是重要的市场利率指标,也是诸多债券品种交易定价的重要参考。本文基于2022年存单市场回顾展望未来同业存单的量价变化,供投资者参考。
2022年存单市场呈现四大特征:
1)存单净供给大幅收缩。主要因为商业银行存款增长较好,而疫情反复和地产调控影响下信贷需求整体较弱,同时政策行承担了一部分基建领域信贷供给压力,导致商业银行存贷差持续上升,降低了同业存单负债融资需求。此外,商业银行债扩容也减轻了存单到期续作压力
2)短久期存单发行占比下降。由于全年流动性整体较为宽松,市场利率大多时间处于低位,商业银行发行中长久期存单的意愿相对更强,因此占比上升。
3)广义基金持仓占比先升后降。广义基金已经成为同业存单增量配置的主要力量,2021年持仓占比提升7.9个百分点,2022年占比延续上升势头,不过11月起受理财赎回引发的负反馈冲击,占比明显回落。
4)1Y存单利率阶段性突破利率走廊。2022年存单利率走势整体呈“U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相比于供给因素,资金价格变化和需求因素对存单利率影响更大。从存单利率脱离利率走廊区间运行的两个阶段看,一次是因为流动性极度充裕突破下限,一次是理财赎回导致需求下滑后突破上限。
2023年展望:三个维度看存单利率。
1)资金面:上下限约束有望强化。从2019年以来存单利率走势看,7天OMO利率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可以看做利率区间的下限和上限,存单利率突破上限或下限运行的情况较少。在货币政策“降准发力”定调和降成本的政策导向下,参考历史规律,存单利率一般较7天OMO利率高出50bp,意味着合理中枢水平在2.5%左右,同时1年期存单利率明显高出2.75%的可能性较小。
2)供给:关注负债压力变化。由于基本面和信贷需求改善势头有待确认,商业银行整体NSFR指标预计维持较高水平,短期同业存单供给压力较小,之后需要关注NSFR指标下滑带来的负债压力,建议重点关注中长期贷款占比和企业定期存款占比的变化。
3)需求:中长期看支撑作用可能减弱。如果理财赎回资金再度回流,短期内有望给存单市场带来增量需求,但中长期看受制于监管指标考核约束,主力机构存单配置偏好趋于短期化,对于1年期存单需求可能系统性减弱。
如何判断存单利率走势?综合上述三个维度,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延续温和态度,存单供给压力有限同时需求端存在改善预期,短期内1年期存单利率有望在2.5%附近震荡,同时可能存在下行机会。下半年需要观察基本面修复情况,如果地产等领域信用需求改善超预期,存单供需阶段性失衡可能带来利率上行压力。
风险提示:1)基本面改善和融资需求修复超预期,银行负债压力上升;2)理财规模继续下降或未出现修复式增长,存单需求增长低于预期;3)货币宽松不及预期,资金价格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