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加速,强化储能重要作用,推动规模化发展-230109

《华鑫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加速,强化储能重要作用,推动规模化发展-230109(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加速,强化储能重要作用,推动规模化发展-230109(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跌势延续,光伏需求有望超预期,最利好储能
上游价格跌势显著,组件2月新单已见较低报价。本周多晶硅致密料均价跌至190元/kg,环比降幅超20%,最低价跌至160元/kg,硅料成交依旧清淡,表明硅片和组件制造商持观望立场;硅片182mm/210mm均价分别跌至3.9元/片和5.0元每片,环比降幅分别为21.2%和25.4%;单晶电池片182mm/210mm均价跌至0.8元/W,环比下降15.8%;双面大尺寸组件均价1.83元/W,环比下降3.6%,所有环节中组件价格降幅还不太明显,但2月新单已见1.68-1.78元/W报价。短期来看,硅片企业的硅料库存逐步降低,Q1海外和国内终端光伏项目逐步启动,加之春节备货等需求支撑,硅料市场成交活跃度将有所提升,价格下跌趋势或将放缓。全年来看,上游价格降温趋势不改,随着前期投建的硅料项目在Q2逐步达产,硅料价格将进一步下探,势必联动硅片价格下跌,行业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产业链利润将迎来再分配。
组件企业上调排产企划,释放需求复苏积极信号。受近两日硅片价格企稳及组件企业对2月订单需求情况的看好,多家组件企业上调1月排产企划。晶澳科技称,预期较之前乐观,Q1开工率大概90%以上。组件开工率上调的积极信号表明下游需求正在复苏,较低的组件价格有望拉动年后国内项目建设加速,同时欧美开始进入补库周期,Q1全球光伏市场或将“淡季不淡”。全年来看,随着产业链成本下降和电池新技术突破,此前受低收益率压制且有并网时限的地面电站装机将迎复苏,国内大基地项目补装需求旺盛,而欧洲电站审批流程简化,需求有望延续高增,美国需求有望回暖。
光伏需求超预期,最利好储能。上游硅料价格下跌背景下,大储能有望最大程度分享硅料利润转移。1)国内大储:独立储能成为主流,带动系统集成盈利改善。新能源强配是当前主流方向,但重并网轻运行问题严重,独立共享储能有望逐步取代新能源配储成为主流。现阶段,各省在探索储能市场化多重收益机制,储能各分部收益也有望改善,今年储能电站盈利上行趋势明确,集成环节有望迎来量利齐升。2)美国大储:多重政策利好带动需求释放。2022年美国表前储能装机在受新能源装机限制情况下仍取得50%增长。在东南亚光伏关税取消两年、IRA新政、加州SGIP计划政策背景下,2023年美国储能市场有望持续突破装机记录,UL认证与历史供货经验成为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门槛。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发布,强化储能重要作用,推动规模化发展
我国储能“三步走”发展路径得到明确。1月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表示,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蓝皮书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当前至2030年为加速转型期,2030年至2045年为总体形成期,2045年至2060年为巩固完善期:2030年至2045年,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2045年至2060年,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
▌投资建议
储能有望直接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跌,看好国内有能力单独承接独立储能项目的公司,看好能进入美国大储市场的公司,荐金盘科技、新风光、同力日升、科华数据,推荐温控设备龙头公司英维克(电车团队覆盖)、同飞股份。
▌风险提示
产品大幅降价、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