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国际-教育行业即时点评:教育部发文规范非学科类教培,与学科类培训差异化监管-230103

《国元国际-教育行业即时点评:教育部发文规范非学科类教培,与学科类培训差异化监管-23010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元国际-教育行业即时点评:教育部发文规范非学科类教培,与学科类培训差异化监管-23010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22年12月29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
点评观点:
《意见》旨在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定位是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的公益属性,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进行部署。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非学科类培训管理部门:各地要明确非学科类培训主管部门、设置标准和准入流程。各省(区、市)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培训机构,明确相应主管部门。
(2)规范培训内容:非学科类培训内容应符合培训对象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不得开设学科类培训相关内容。
(3)规范培训时间和收费: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不得晚于21:00。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强化预收费监管,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
(4)严格准入流程,规范培训场所及从业人员资质:培训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住建、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相应类别的职业(专业)能力资质。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在岗教师。非学科类机构须依法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后,再依法进行法人登记。
(5)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融资监管态度:要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境内外上市标准和程序,严格把关,做好监管和引导,防止野蛮生长。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部门指导金融机构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等主管部门做好预收费管理和上市融资管控等工作。
我们的观点:
《意见》旨在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定位是成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和重大民生工程,与21年7月双减意见稿(《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非学科类培训的监管政策一脉相乘。政策对于非学科和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监管差异化态度明朗。
《意见》对线上和线下非学科培训的培训场所、从业人员提出具体资质要求;规范培训收费,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解决行业机构“卷款”问题。另外《意见》提出“健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园监管机制”、“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境内外上市标准和程序”,隐含对校外非学科培训的支持态度。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