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环保&检测行业检测领域之汽车检测:为转型升级保驾护航-230102

《长江证券-环保&检测行业检测领域之汽车检测:为转型升级保驾护航-230102(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环保&检测行业检测领域之汽车检测:为转型升级保驾护航-230102(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汽车检测:质量监督检验与普通测试评价
汽车检测服务为汽车产业的一个伴生行业,主要为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用户等提供检测、试验验证、符合性评价等技术服务。根据汽车检测服务的要求和用途可以分为两部分:1)质量监督检验服务(强制性检测):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实行准入管理制度,产品上市前需要获取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工信部公告、国家市监局CCC等检测报告;2)普通测试评价(自愿性检测):包括整车研发检测(占比约70%)和量产后的供应商质量管控(占比约30%),其中研发检测主要包括设计验证(DV)和过程验证(PV),该测试需求为企业自发进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检测提高新品研发的速度和可靠性,提升产品性能。
检测费用:强制性检测政府定价,自愿性检测市场定价
强制性检测需要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收费标准执行,近年有降价趋势以降低企业成本;自愿性检测由检测机构和客户根据检测工作量和技术难度商定检测收费,实行市场化定价。然而对于自愿性检测来说,客户选择检测服务机构的核心要素并非检测单价。检测成本在产品价值量中的占比非常低,但又至关重要,因此汽车整车或零部件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重点关注检测机构的品牌公信力、检测服务能力、检测服务半径等要素。多数整车厂对检测机构仍旧实施供应商目录制,检测机构只有先获取整车厂的认可,方可为其及其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检测服务。
行业需求:新品加快迭代,市场规模约180亿元
我们估算2021年我国汽车检测市场规模约180亿元,第三方检测为市场主流,预计未来仍将稳定持续增长,主要源于:1)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16-2021年六年销量复合增速高达48.3%,整体来看新能源车的检测单价预计要高于传统汽车。2)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趋势:新品研发速度提升,2016-2021年行业研发开支复合增速达到16.0%,且检测费用在研发费用中的比例也呈现提升趋势,头部企业在5.5%左右。3)新车型公告数增长迅速:2021年新能源汽车合计公告3213个车辆型号,同比增长17%;2022M1-10新能源汽车公告数为2036个,同比增长44.4%。
竞争格局:四大阵营并存,市场化第三方机构为主流
国内汽车检测机构可以分为四大阵营:1)厂商内部检测机构:仅涉及商业机密部分,外包的经济效益更优;2)工信部公告质检中心:主要承担质量监督检验业务,涉及21家整车检测机构(国家级质检中心)和29家零部件检测机构;3)外资检测机构:在外资及中外合资汽车品牌检测业务中占优;4)其他第三方检测机构:典型代表为广电计量、苏试试验、华测检测、谱尼测试、信测标准等,内资车企领域品牌认可度高,服务能力高效全面,汽车检测方面广电计量营收体量大、信测标准营收占比高、苏试试验产能扩充快、华测和谱尼综合服务能力强。
检测服务行业具备较强的抗周期性,稳定性高,在2022年整体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背景下仍然兑现较高的增长殊为不易。在检测服务公司选股上我们秉持两条线索:
1)综合化布局:重点推荐谱尼测试、华测检测,关注疫后修复的广电计量;
2)卡位高景气赛道:关注军工检测中的苏试试验、西测测试,地产修复链的国检集团。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风险;
2、实验室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