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政策跟踪周报2022年12月第4周-230102

《财通证券-政策跟踪周报2022年12月第4周-230102(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政策跟踪周报2022年12月第4周-230102(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引言-政策跟踪系列周报
我们的周报将“国内产业政策”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分为(1)科技安全、信息安全与军事安全等相关产业政策;(2)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等相关产业政策;(3)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等相关产业政策;(4)疫情、地产与基建、消费、贸易、金融等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政策;(5)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安全相关政策。其中,第4部分亦关乎“发展”,第5部分亦关乎“民生”。
本周主要内容
一.科技安全、信息安全与军事安全等相关产业政策
科技安全方面,科技部部署2023年十大重点任务,强调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自主研发方面,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力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重点围绕芯片、新材料、医疗器械等关键核心领域,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发等大国重器领域,加快创新进程。在科技人才方面,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研单位创新激励政策。
二.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等相关产业政策
能源安全方面,发改委信息显示,当前中央发电企业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过45%,电网企业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5%,新能源消纳和调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局印发《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要求电网企业承担光伏电站并网条件的落实或认定、电网接入、调度能力优化、电量收购等工作,并配合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分析测算电网消纳能力与接入送出条件。能源局对光伏电站项目建档立卡,会同有关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生态安全方面,人大常委会议审议修正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海洋环境保护法草案,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强化科技支撑。
三.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等相关产业政策
粮食安全方面,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耕地和种子是粮食安全问题的两个要害,耕地要守住红线,逐步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种业要保证当家品种攥在自己手里。农业部金文成表示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具体在饲料粮不足,与粮食相关的油料自给率偏低等。习近平表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求部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方面,习近平强调,“五个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产业振兴,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四.疫情、地产与基建、消费、贸易、金融等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政策
疫情防控方面,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为保健康、防重症。要求不断扩充发热门诊,简化就诊流程,增加药物供给,同时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提供。在重症救治方面,扩充重症医疗资源要求扩容和改造定点与亚定点医院。在医疗物资保障方面,工信部多举措推进重点企业扩能扩产,统筹调度原料药供应,最大限度发挥产能。地产与基建方面,住建部等部门要求开展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要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地市级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合理用地予以倾斜支持。贸易方面,国务院出台2023关税调整方案,降低了部分医疗产品、消费品、资源产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多种商品进口关税,针对“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三个方向,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能一定程度倒逼国内相应企业发展与创新。金融方面,财政部提出2023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善对企业税费支持政策,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防范财政风险。银保监会表示,2023年将推出一系列银保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措施,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重点保障先进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信贷资金需求,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引导银保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五.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安全相关政策
教育方面,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教培整顿进一步规范,教育部指出要坚持服务育人,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的公益属性,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工作原则。在职业教育方面,现阶段中高职业教育人数已占高中及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下一步,教育部将持续拓展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空间,同时支持地方进一步创新。在教育行业整顿方面,教育部对加大教育乱收费、全国艺考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力度。
医疗方面,药监局开展医疗器械排查治理,加强对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违规行为。药监局通报7起违法案件,涉及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使用未经注册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等。医保局发布《加强医药集采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医药产业研发创新、促进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