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基金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行业系统实现路径:先立后破,迈向零碳电力-221226

《能源基金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行业系统实现路径:先立后破,迈向零碳电力-221226(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基金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行业系统实现路径:先立后破,迈向零碳电力-221226(76页).pdf(7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展望未来,电力脱碳的成功离不开政策、市场与技术三大驱动力。精准的政策扶持、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大胆的技术创新将形成合力,支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系统。
政策层面:过去、现在和将来,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都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应在国家与省级地方政府层面继续提供精准而又有差异化的政策扶持与激励措施,特别是针对一些潜力巨大,但短期内尚且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核心零碳电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市场层面:在今后的五至十年内,加快和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对优化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确保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具体行动方向包括全面建设省级电能量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拓展多年尺度长期电能量交易,尽快试点建立区域电力市场,落实跨省输电电价机制优化和保证条件成熟的用户全方位参与电力市场等。
技术层面:中国的电网已经储备了较为成熟的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能力及解决方案。在已经广泛应用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基础上,应推动柔性直流电网技术、风光储输一体化系统调度技术、多元化储能技术、数智技术、基于模块化理念的多能互补型微电网与虚拟电厂技术等已经进行试点和示范的项目,进入规模化发展与应用阶段。
在探索零碳电力的实践之路上,一方面要立足国情,以地方为抓手,从地方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设计本地化、差异化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另一方面要着眼全球,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依托中国电力系统“海纳百川”的多元化特征,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中国方案。
希望本报告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全球各国电力脱碳的利益攸关者洞察零碳电力的政策走向、市场规律与技术趋势,设计电力系统脱碳最佳路线图,提供有价值的思路与可借鉴的方案,从而支撑全社会乃至全球更好地完成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