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合成生物学行业专题报告:技术开拓资本赋能,合成生物学未来可期-221225

《西部证券-合成生物学行业专题报告:技术开拓资本赋能,合成生物学未来可期-221225(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合成生物学行业专题报告:技术开拓资本赋能,合成生物学未来可期-221225(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合成生物学是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前景广阔。合成生物学可以定向改造细胞,使其满足人类需求,目前已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有所应用。生物基产品相对现有的石化产品具备显著的碳减排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据CBInsights估计,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189亿美元,19-24年CAGR为28.8%。
合成生物学已经实现“由0到1”的积累。1)合成生物学底层理论技术已打通。基因测序、基因编辑与微生物培养效率大幅提高,使得合成生物学有望绕开理性设计技术瓶颈,全基因组范围搜索基因型。2)合成生物学在化工领域已有应用。当前合成生物学已经在乙醇、乳酸等产品上有所应用,并成功对石化产品进行替代,如生物基乳酸市占率达到100%。以生产效率与知识产权为核心优势的竞争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合成生物学正在进入“从1到n”新阶段,市场有利因素强劲。政策端积极推进,碳减排税的推出使得合成生物学的政策导向正转向经济优势。一级市场看好,大量资本涌入,2021年合成生物学融资额达22.95亿元。其中具备合成生物学核心技术、有量产产品的公司更受青睐,单笔融资最高达8.7亿元。
国内外企业持续经受市场考验,产品为最终落脚点。平台型企业与产品型企业各有利弊,产品型公司营收天花板更高,但在产品工业化放大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参考国内外企业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最终决定企业价值的是产品规模化后的盈利能力。合成生物学企业需将技术转化为盈利能力,生产的产品需要较化学法有显著优势从而打开广阔市场,支撑其较高估值。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我们认为,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合成生物学企业应该具备产业化生产的能力,且潜力的大小与其选品策略有关,在其选品的市场中,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生物法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优势,都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场价值的关键。建议关注可产业化生产生物基聚酰胺的凯赛生物(688065.SH),及已产业化利用厌氧发酵法生产丙氨酸的企业华恒生物(688639.SH)。
风险提示: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产业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生物安全及伦理风险、产品推广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