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11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理解中央税恢复好于地方税?-221222

《东方证券-11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理解中央税恢复好于地方税?-2212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11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理解中央税恢复好于地方税?-22122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2年12月20日财政部公布最新的财政收支情况,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51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2022年1-11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6万亿元,同比下降21.5%,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9.6万亿元,同比增长5.5%。
税收逐渐回暖。按自然口径计算,11月税收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7.1%(前值8.9%,下同),剔除减税降费后为3.5%(2.4%);当月同比增速为28.4%(15.2%)。分项来看:(1)增值税持续恢复。其中增值税累计同比增速为-26.2%(-29.1%),剔除减税降费后为3.4%(2.7%);(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样修复。企业所得税累计同比增速为3.8%(3.5%),12月不是常规的企业所得税缴税大月,且延缓缴纳的税费最早一批也是在明年1月上缴,预计12月累计同比读数变化幅度不会过大;个人所得税累计同比为8%(8.5%),下行幅度略有收窄;(3)地产相关税收修复缓慢,11月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耕地占用税四项合计累计同比增速为-11.7%(-11.9%)。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税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地方,或说明财政正在加快部分中央税的入库节奏,可能是为提前下达2023年资金考虑。11月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28亿元,而地方仅367亿元。其中,消费税当月同比增长704亿元,同比增速156.8%,从规模上看往年Q4都是消费税淡季,在消费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今年却已连续2个月消费税维持在接近Q2-Q3的水平。其余如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交易环节印花税合计贡献增长654亿元。此外,由于近期出口走弱,出口退税同比减少也被动贡献207亿元。
非税收入拉动作用逐渐回落。11月非税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22.2%(23.2%),拉动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3.2个),预计全年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民生领域支出更具韧性。11月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增速回落,各分项基本延续了前期态势:(1)基建相关(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四项)支出增速回落,累计同比增速为2%(2.5%),累计占比为22.3%(22.3%);(2)民生领域(卫生健康、教育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支出增速逐渐上行,累计同比增速为8%(7.6%)。其中,卫生健康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15.3%(12.6%),为主要贡献;其余三项累计同比增速为6.2%(6.3%),基本和支出整体增速同幅度波动。
土地收入低迷,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落至预算之下。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21.5%(-22.7%),改善幅度有限。支出累计同比增速5.5%(9.8%),而预算增速为5.9%。
税收回暖、支出韧性,土地拖累下政府性基金收支双弱,这些依然是当下财政的主要特征。展望后续,我们认为今年还有如下看点:(1)民生端的支出会更有韧性,保就业、保民生等各项政策措施所需的资金将进一步落到实处;(2)中央税收提前入库以及部分专项资金提前下达均有可能延续。除了10月提前下达的6032.5亿元以外,11月再次下达水利相关资金941亿元,同口径较2022年提前下达金额增加44亿元,自然也需要加快部分较容易把握入库节奏的税种的入库节奏(主要为中央税)以缓解财政收支两端时间上的错配。此外,地方层面上广东、河南等省份也有提前下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风险提示:疫情对财政收支的影响还有很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