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宏观快评】11月财政数据点评:秋收冬藏,来年再战-221221.pdf
大小:139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宏观快评】11月财政数据点评:秋收冬藏,来年再战-221221

华创证券-【宏观快评】11月财政数据点评:秋收冬藏,来年再战-221221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宏观快评】11月财政数据点评:秋收冬藏,来年再战-22122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宏观快评】11月财政数据点评:秋收冬藏,来年再战-22122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1-11月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1%,前值5.1%;1-11月财政支出同比6.2%,前值6.4%;1-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21.5%,前值-22.7%;1-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5.5%,前值9.8%。
  主要观点
  一、秋收冬藏,来年再战
  11月财政收入同比创十年新高,支出同比创年内次低。年末财政“秋收冬藏”,为明年“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备战。
  收入10月开始“秋收”,中央财政不遗余力“抢收”,最典型的是消费税——10月、11月同比分别高达147%、156%,连续创下1995年来新高,我们判断不是消费复苏,而是中央财政为完成预算收入目标,恢复消费税正常入库节奏。11月,其他中央税也现同比剧增,助力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十年新高。
  支出11月开始“冬藏”,大概率完不成全年预算,避免“突击花钱”过度消耗调度资金。财长预计2022年支出规模将达26.3万亿,不及26.7万亿的全年预算目标,倒算12月支出同比10.3%,低于近5年平均,年末大概率不会“突击花钱”,从而避免过度消耗调度资金,方便明年财政统筹加力。
  秋收冬藏,为的是来年再战。展望2023,政策基调和资金类型可以成为两个基本的分析维度,帮助我们去理解财政想达到的目标和能动用的资源。将政策基调区分加力、提效,同时将资金类型区分财政、准财政,就有了一个理解2023年财政的2X2矩阵(详见正文):
  1、左上角-财政加力:保支出强度,保政府投资
  预计税收脉冲15%+、非税空间20%+、赤字率3%,专项债4万亿前倾扩围。
  2、左下角-财政提效:兜底变激励,成本变效益
  兜底变激励,指兜底式减税转向激励式贴息,万亿贴息贷款撬动或不逊5万亿减税降费;成本变效益,指常态化核酸等防疫成本释放,带动支出结构优化。
  3、右上角-准财政加力:从以收定支,到以支定收
  预计金融工具再投放1万亿+,基建信贷再配套1万亿+,不排除准财政创新工具出现。
  4、右下角-准财政提效:补缺资本金,形成实物量
  金融工具直指实物工作量的关键瓶颈——资本金缺口,将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
  二、11月财政数据点评
  收入端:中央发力+缓税低基=十年新高。11月财政收入同比创十年新高,和10月经济数据形成背离,主要是以消费税为代表的中央财政收入发力,以及11月进入缓税低基数期。从主要税种看,除消费税贡献近半税收拉动外,增值税、外贸相关税贡献较高,地产相关税低位下行。
  支出端:持续巡航,留力来年。公共财政支出降速,主要是中央支出退坡,反映中央为完成预算开源节流,分支出类型看,民生仍强,基建巡航、科技承压。
  广义财政:卖地降幅再度扩大(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消费税高增不可持续,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