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创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发布“龙鳞甲电池”、“飞叠”技术,储能规划官宣-221220

上传日期:2022-12-20 17:17:24 / 研报作者:黄麟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发布“龙鳞甲电池”、“飞叠”技术,储能规划官宣-221220.pdf
大小:76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发布“龙鳞甲电池”、“飞叠”技术,储能规划官宣-221220

华创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发布“龙鳞甲电池”、“飞叠”技术,储能规划官宣-221220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发布“龙鳞甲电池”、“飞叠”技术,储能规划官宣-2212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发布“龙鳞甲电池”、“飞叠”技术,储能规划官宣-2212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2022年12月15日15:00,蜂巢能源“乘蜂·驭未来”第三届电池日发布会在江苏常州举行,发布了龙鳞甲电池、“飞叠”超高速叠片技术3.0、高锰铁镍电池、纳米网硅负极;宣布进入储能赛道,开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龙鳞甲电池:
  安全:底部防爆阀设计,定向泄压;热电分离,减少高压拉弧,降低打火失效概率。
  续航:LFP 800 km+续航,H-LMFP 900 km+续航,NCM 1000 km+续航。
  性能:上下大面水冷,换热能力提升70%,4C快充电芯温度一致性好。
  成本:成本降低,结构件减少20%,整包重量降低10-20 kg。
  兼容:可覆盖全部300 mm-600 mm各尺寸电芯,兼容A00-C级车型。
  交付:自发布会即日起接受全球预定,已确定搭载一款SUV和一款轿跑,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量产上市。
  评论:
  龙鳞甲电池问世,安全、续航全面升级。1)极致安全。创新电芯结构,采用底部防爆阀设计,缩短内部气体通道,定向泄压;热电分离,底部泄压阀与两侧极柱完全物理隔离,减少单个电芯短路后引发的电池包内部高压拉弧,降低打火失效概率。2)极致续航。取消中央排气通道,短刀LFP成组效率达76%。LFP 800 km+续航,H-LMFP 900 km+续航,NCM 1000 km+续航;底部采用高弹性钢加弹性支架,进一步提高体积利用率。此外,龙鳞甲电池采用上下大面水冷,换热能力提升70%;成本降低,结构件减少20%,整包重量降低10-20 kg;可覆盖全部300 mm-600 mm各尺寸电芯,兼容A00-C级车型。龙鳞甲电池已确定搭载一款SUV和一款轿跑,将在2023年下半年量产上市。
  超高速叠片技术3.0:“飞叠”,实现0.125 s/片生产效率。“飞叠”特点:第一,高度集成,自动化提升,集成极片放卷、裁切、热压功能;第二,安全提升,叠片CCD在线监测,HI-POT在线监测,实现单片不良全检,一致性提升;第三,创新压刀结构,叠片对齐精度提升。“飞叠”技术单片效率提高200%,空间占用率降低45%,投资成本降低53%。“飞叠”设备已有114台导入量产工厂,能够支持产能约50 GWh,未来配合蜂巢能源新规划产能预计需要600台。
  加点“锰”,提升能量密度;添点“硅”,优化快充性能。高锰铁镍电池将LFMP和NCM材料按比例掺混,短刀电芯重量能量密度220 Wh/kg,体积能量密度503 Wh/L,容量200Ah;整包成本降低9.5%,续航增加100 km,过充170%,零下20℃两倍低温性能(相比于LFP),支持2.2C快充,热箱温度200℃,开阀温度155℃;蜂巢能源自研全新纳米网硅负极实现1300-1400 Ah/g高容量,90%-92%高首效,比同类产品寿命长10%,低膨胀低产气,支持4C快充。20%硅负极+中镍能量密度达到320 Wh/kg,20%硅负极+高镍能量密度350 Wh/kg。
  布局储能业务,调整能源战略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蜂巢能源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三个市场切入储能领域,目标是2025年全球市占率超过10%,进入全球TOP 5。针对电力储能,蜂巢能源发布了用单体容量325 Ah的L500短刀电芯,能量密度较280 Ah电芯提高10%,零件数减少15%,成本降低10%,占地面积减少18%,双面液冷,系统设计采用特殊隔离舱设计模式,安全性提升。
  投资建议:动力电池不断更新迭代,性能更优,成本更低,有望加速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利好上游供应链,建议关注:1)铁锂正极:德方纳米;2)负极:贝特瑞、中科电气;3)隔膜:恩捷股份;4)电解液:新宙邦。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出货量不及预期;新车上市进程不及预期;行业扩产过快加剧行业竞争;储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