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以密评促密改,密码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221219

《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以密评促密改,密码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221219(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以密评促密改,密码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221219(37页).pdf(3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密评及密改市场空间大、渗透率低。密评行业持续增长逻辑明确,关基、等保三级及以上信息系统和国家政务系统需每年进行密评,具备投入持续性。根据我们的推算,保守估计密评及密改的存量市场空间达到96亿元/年和765亿元,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数观天下,2022年,密评行业交易额约2亿元,同比增长超100%,而密评市场整体渗透率不足2.5%,行业仍处于初期放量阶段。分行业来看,2021年,商用密码在金融及政务领域应用占比较高,分别为24.05%和19.31%;密评在政务、金融、医疗三大领域交易数量同比增长较快,预计公安和能源领域将会是下一步密评加速渗透的领域。
数字化(主动)+合规(刚性)+信创迎三重共振,共同推动密码行业快速发展。“新基建”的稳步推进,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奠定基础,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必然涉及信息安全问题,而密码作为信息安全的“扣环”,构筑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护城河”。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定期密评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造具备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密码产业在法律法规、算法标准、产业应用、监管体系等方面进展显著,针对密码行业的“一法三规一条例”的推出,为密码行业发展和密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土壤。根据赛迪研究院,2016年到2021年,我国商用密码产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1%,2021年产业规模达到585亿元,预计2023年商用密码行业规模有望达到937.5亿元。在内需外压的双重驱动下,信创产业迎来历史性机遇。根据海比研究院,2022年信创产业规模达9220.2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7%,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而密码既是信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信创产业拧紧“安全阀”,信创产业发展为密码行业带来历史契机。
以密评促密改,密码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密评环节测评的主要产品包括密码机、安全认证网关、电子签章、证书认证系统等多种软硬件形态密码产品,密评机构根据《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量化评估规则》对被测信息系统量化打分,最终给予被测评信息系统以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相应等级要求的评估结果。对于密评不合格的环节及系统,需进行相应密码改造,根据招标订单统计结果,一般密码改造费用在100-200万之间。后续随着密评执行的进一步落地,涉及相应密码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重点关注密改环节,密码产业链中相关受益公司。卫士通(密码芯片、密码机、密码卡、数字认证系统、签名服务器等)、信安世纪(证书认证、安全网关、签名服务器、全密码安全服务平台等)、吉大正元(电子认证、数字加密等)、格尔软件(公钥基础设施PKI等)、三未信安(密码芯片、密码板块、密码整机、密码系统等)、数字认证(数字身份管理、数字化交付、电子签章、密码设备等)、中孚信息(密码机、密码卡、智能IC卡等)、国芯科技(嵌入式CPU等)、信雅达(密码机、签名验签服务器、密码卡、支付密码器等)。
风险提示:密评及信创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