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资金面与债市走势缘何背离?-221219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资金面与债市走势缘何背离?-221219(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资金面与债市走势缘何背离?-221219(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资金面持续维持宽松态势,但存单利率却快速上行,一度突破MLF利率,同时在利率债相对企稳的情况下,信用利差却仍不断走阔。我们认为这背后是银行资负两端回表步伐不一导致,负债端在居民储蓄意愿高增的背景下回表趋势显著,但资产端由于配置偏好与表外不同,回表出现阻碍。在这一趋势下利率债和信用债市场的分化短期内或将延续,预计10Y国债利率仍将在2.9%附近保持较强的粘性,信用债可能还将继续调整,但持续大幅动荡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资金面与存单利率走势背离,利率债、信用债市场分化,这一现象背后是银行资负两端回表步伐不一。近期资金面依旧维持在相对宽松的状态中,但存单利率却快速上行,一度超过MLF利率,两者走势大幅背离。同时,在各类经济金融数据不佳的“弱现实”下,“强预期”依旧占据主导,利率债高位震荡,但在2.90%附近显示出较强的粘性,信用利差却仍在大幅走阔。这一现象的背后是银行资负两端回表的步伐不一,银行负债端回表趋势明显,但资产端回表却遇到了阻碍。
▍为何大量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负债端?第一,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三重压力”下发展承压,国内散点疫情的频繁扰动进一步干扰了经济修复进程,为提振经济,央行在12月5日正式降准,12月15日等价超额续作了MLF,为市场注入了中长期流动性,银行表内负债端资金本身就较为充裕;第二,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居民收入稳定性也随之下降,对于未来收入的信心转弱,风险偏好降低,储蓄意愿高增;第三,理财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显著,结构性资产荒的情况短期也难以改善,与定期储蓄相比优势不断缩小,叠加投资者短期内难以接受全面净值化转型带来的波动和回撤,更加驱动了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11月中旬以来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助推了这一过程,理财回表趋势显著。
▍资产端回流为何遇阻?表外资金大量回流至银行表内负债端的同时,表内资产端却难以承接表外溢出的资产,导致了理财重仓资产的持续下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表内外资产配置偏好截然不同,银行表内配置国债和政金债的风险权重为零,配置信用债的风险权重一般为100%,配置二级资本债的风险权重在“新巴三”(新巴塞尔协议III)框架下将达到150%,扣除税收和资本占用后,信用债性价比较低。因此,11月银行表内的债券配置以利率债为主,信用债占比不足10%。而表外恰恰相反,理财债券资产配置中信用债达到了90%以上,公募基金债券投资中信用债占比也达到了54%。这一特点造成银行表内承接信用债能力不足。同时,理财公司已经剥离母行成为全资子公司,在临近年末,母行表内债券投资面临年底考核的情况下,对理财重仓的信用债承接意愿也较低。
▍未来发展趋势及对债市的影响:虽然理财赎回的影响会逐渐趋弱,但在12月理财整体到期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理财子依靠自身调节仍旧难以在短期内彻底结束这一过程,仍需监管引导银行自营和保险等长期配置资金入场,缓释理财赎回的循环反馈。在赎回潮结束后,资金回归银行表内负债端的趋势短期内仍旧难以改变,但随着经济动能的逐渐修复,居民信心将不断回暖,预计增速将有所放缓。此外,在这一趋势下利率债和信用债市场的分化短期内或将延续,预计10Y国债利率仍将在2.9%附近震荡,信用债可能还将继续调整,但持续大幅动荡的可能性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