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A股策略专题报告:上证50是扩内需优选项-221218

《财通证券-A股策略专题报告:上证50是扩内需优选项-22121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A股策略专题报告:上证50是扩内需优选项-22121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回顾:进入四季度以来,10月9日《进攻三季报》看多市场,11月以来《进攻继续》、《进攻暖冬行情》、《进攻上证50》、《mini版2014?》持续看多上证50,11月涨幅13%。
上证50是扩内需优选项。“扩大内需”很可能是明年市场最重要的主线。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接连落地,二者均强调扩大内需既涵盖促进消费、也包括现代化产业。短期防疫管控优化、经济复苏,市场聚焦点更多在前者,利于上证50;中期以科创50位代表的供给创新产业有望迎来春天。行业配置方面,继续看好大消费+大金融,增配疫后复苏的大消费(零售/餐饮/旅游/航空/白酒等)、大金融(保险/券商等)、地产及后周期(建材家电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扩内需”是主要抓手。1)整体来看,明年宏观政策基调较为积极,预计政策都偏支持性的,而较少收缩性。对大家行业选择“政策”层面的制约可能会相对减少。2)对于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中央加杠杆更重要更突出,也优于地方。货币政策“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精准性是货币政策大致方向,降准降息值得期待。3)具体产业政策,消费、“扩内需”应该是2023年刺激政策优先考虑方向。其中养老服务方向和此前市场预期有所差异,值得重点关注后续政策。“房住不炒”大基调,改善型住房,是明年房地产需求侧重点发力方向,供给侧核心焦点是不出大的风险事件。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变革和转型背景下,依然是重点支持方向。
参考美国相关板块表现,疫后消费板块复苏路径:1)消费场景修复由难到易可分为:出行娱乐>商场购物>日用零售>疫情受益。2)疫情受损程度来看:出行娱乐20Q2为疫情前17%;商场购物20Q2为疫情前66%;日用零售几乎未受损;疫情受益板块甚至上升16%。3)疫后修复速度来看:出行娱乐修复最慢,直到21Q2放开管控、21Q4放松边境管控才大幅回升、22Q2完成修复至100%;商场购物在20Q3明显上行,20Q4基本完成修复。4)二次疫情冲击:21Q1的Alpha、22Q2的Omicron都拖累了出行娱乐、商场购物、日用零售一个季度,而同期疫情受益板块营收冲高。5)放开后修复脉冲:出行娱乐>商场购物>日用零售>疫情收益。对应到美股的表现来看,疫情变化边际受益行业,股价抢跑1季度,后续业绩回升+股价调整,弥合预期-业绩差。
本轮美国经济的走弱路径和2018年十分相似,明年前三季度美国衰退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主题。本周美股的表现诠释了全球交易主线的交棒:从“交易美国通胀和加息”转为“交易美国衰退和宽松”。本次联储加息50Bp至4.5%,尽管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加息放缓、加息周期拉长,2023年不降息,但市场已经结合近期经济数据给出了更加乐观的看法,明年美联储政策相机抉择有更多铺垫。
行业层面,大消费+大金融,看好上证50。1)大消费2条线索:一是市值还未修复的困境行业,A股如影视院线,港股如零售博彩食品。二是市值修复慢于营收修复的行业,A股如鞋帽钟表、公路快递、超市食品药店,港股如纺织食品。2)大金融政策发力期+复苏躁动期+数据空窗期,右侧交易,当下可关注保险、券商。3)地产链建议关注:A)确定性必选:房地产;B)业绩高确定性:家电,行业和龙头格局好,内外资机构重视度高;C)业绩高弹性:电梯、装修建材、家居,21年To B端大幅受损,行业“倒闭潮”,龙头公司凸显,需要跟踪订单和实际业绩;D)弹性必选:玻璃。公司弹性看玻璃价格,当下供给端受限,若需求真正回升,贝塔属性极强。4)中期关注围绕供给创新、经济转型方向的新材料、新制造、新软件的三“新”机会。
风险提示:1)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复苏;2)海外加息幅度超预期;3)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历史经验失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