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产业策略02期:央企的时代新篇(二),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再认识-221216

《国泰君安-产业策略02期:央企的时代新篇(二),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再认识-221216(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产业策略02期:央企的时代新篇(二),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再认识-221216(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深入地推进提质增效工作,其综合实力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央企一方面能够有效弥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和消费需求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代表国家掌控经济命脉,维护国家经济独立与安全。央企的健康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是维护中国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央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本市场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中介,引导了各类金融资源向上市公司聚集。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助力,央企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信息披露长效机制等方式,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市场综合竞争力以及社会责任执行力大幅提升。
央企估值在A股整体估值中长期处于低位。央企享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且在资本市场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从市场价值的匹配度上看,在央企主导的大部分行业其估值偏低,且当前处于历史区间低位。这与央企的基本面形成反差,意味着央企估值具备提升空间,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重视政策引导下的央企价值重构。在未来的中国金融发展进程中,将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进而重估上市央企价值,业已成为确定性的政策导向。在这一政策导向影响下,需要重视央企估值重构的政策逻辑,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央企业进一步展现和释放市场价值的落脚点。在党的二十大后,政策引导重估央企价值要以经济安全与核心技术自主掌控为核心依据,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现实基础,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实施路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遵循。
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服务央企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质量是支撑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柱和基石,是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微观基础。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明确重构央企估值的政策边际变化后,监管层将会对后续的政策部署做出系统安排。结合央企估值重构的政策逻辑和落脚点,我们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提升自主科创能力、践行ESG发展理念、完善内生增长动力机制、引领央企自觉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