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影响点评:金融科技和港交所均将受益于监管新周期-22121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影响点评:金融科技和港交所均将受益于监管新周期-221217.pdf
大小:27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影响点评:金融科技和港交所均将受益于监管新周期-221217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影响点评:金融科技和港交所均将受益于监管新周期-22121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影响点评:金融科技和港交所均将受益于监管新周期-2212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影响点评:金融科技和港交所均将受益于监管新周期-2212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有4处与金融科技行业相关,预计整改步入尾声,金融科技将进入常态化监管新周期。从业务层面看,支付和信贷有望受益。由于港股市场新经济公司交易占比高,政策转暖有望带动市值与换手率双升,进而推动股价核心影响因素ADT的明显回升,因此港交所有望从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建议重点关注未上市的蚂蚁集团、隶属于腾讯控股的腾讯金融、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以及香港交易所。
  ▍事项: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预计整改步入尾声,金融科技将进入常态化监管新周期。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金融科技领域的整改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开始,2021年4月29日13家重点平台被约谈后全面展开。进入2022年以来,监管政策面发声明显趋于温和,2022年10月29日,《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出“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2022年11月14日,蚂蚁消金宣布重启增资,对整个行业整改更具有风向标意义。预计2023年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平台整改有望全面完成。常态化监管下,行业投资逻辑将重新聚焦于基本面,且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增量。
  ▍政策加持及经济回暖预期下,支付和信贷有望受益。会议中与金融科技相关内容包括: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②“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推动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③ “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金融科技各子赛道均将受益于经济回暖,特别是与交易密切相关的数字支付,以及与消费和小微企业相关的互联网信贷业务。
  境内支付:根据易观数据,2Q22中国第三方综合支付规模87.16万亿元,环比下降7.05%。其中,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75.33万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6.45%。受制于局部疫情反复背景下人员流动及消费意愿大幅降低,2Q22银行卡交易规模环比下降7.87%。我们预计随着“促销费”政策的落地,以及疫情稳定之后,第三方支付规模有望企稳回升。
  跨境支付:根据易观分析数据,2021年第三方跨境支付规模1.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高于行业整体。2022年6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其中支付机构展业范围扩展至经常项下,第三方支付迎来跨境支付增量市场。随着对外贸政策力度的加大,跨境交易市场规模有望加速增长。
  消费信贷:根据艾瑞数据,2021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余额达到5.8万亿元。严监管叠加疫情因素,近两年供给侧已加速出清,头部机构份额高度集中。消费金融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头部平台有望在经济回暖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新的业务增量,同时资产质量也有望进一步改善。叠加征信新规和助贷模式改造有望2023年内完成,行业将步入合规增长的新阶段。
  小微信贷:作为经济重要参与主体,在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潜能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将明显受益于经济回暖,信贷资产质量压力将明显缓解,投融资意愿提升有望带来更大业务增量。
  ▍受益于平台公司估值修复及基本面反转,2023年港交所有望从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我们曾多次提示,港交所两大观察点是龙头公司基本面反转和美元流动性改善。对于第一点,随着针对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更加明朗的鼓励表态,以及对稳增长措施和疫情稳定后经济回暖的明确预期,港股头部平台经济公司基本面拐点在望。港股市值与换手率双升将带动港交所ADT回升,另外市场回暖也将带动港交所投资收益回升,2023年港交所业绩修复确定性较高,有望从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
  ▍风险因素:行业监管趋严超预期;政策鼓励成效低于预期;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美国加息及缩表速度和幅度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等风险抬升加剧市场波动;重要标的港股市场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金融科技行业整改加速产业出清,随着监管常态化,投资逻辑有望重新聚焦于基本面。从业务层面看,支付和信贷有望受益于稳增长、促销费的相关政策。伴随平台经济公司政策面和基本面拐点出现,作为新经济主战场的港股市场市值有望回升,港股市值与换手率双升将带动ADT明显回升,而ADT是港交所股价的核心驱动因素。建议重点关注未上市的蚂蚁集团、隶属于腾讯控股的腾讯金融、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以及香港交易所。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