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地方债数据点评:地方债发行收尾,估值较为抗跌-221216

《海通证券-地方债数据点评:地方债发行收尾,估值较为抗跌-22121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证券-地方债数据点评:地方债发行收尾,估值较为抗跌-22121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第一,截至12月15日,2022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2132只,总规模达7.34万亿元。
截至12月15日,2022年地方政府债已发行2132只,总规模达7.34万亿元。具体来看,湖北为发行数量最多的地区,共发行184只地方政府债,随后为湖南、山东,分别发行155、115只债券;广东省发行债券规模共计5880.69亿元,发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12月上半月发行规模大幅缩减,净融资额转正。今年地方债发行已接近收官,9月、10月发行规模较大,分别为3010.84亿元、6687.32亿元。12月上半月净融资额较11月同期(11月上半月净融资额-524.07亿元)有所上升,净融资358.54亿元。
12月上半月无新增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再融资债方面,截至12月15日,30个省市共发行491只再融资债,总规模达2.53万亿元,其中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规模为2199.6亿元,今年6月以来无新增。12月上半月发行的地方政府债中,再融资债规模占比超96.66%,全部用于偿还前期政府债券本金
新增专项债方面,12月上半月仅新增发行2支专项债,规模为26.10亿元,为上海市发行,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12月15日,2022年全国已发行地方专项债1464只,规模达4.02万亿元。从用途来看,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建的专项债占比最大,达40.0%;民生服务与社会事业为第二大用途,占比17.3%,其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改造,占比分别为13.7%和12.6%,其余部分投向农林水利、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
新增一般债方面,12月上半月无新增一般债。截至12月15日,地方政府一般债发行170只,规模达7182.11亿元。河北省一般债发行规模最大,接近500亿元,湖北、四川、广东、新疆等紧随其后,规模均在360亿元以上
第二,受债市大幅波动影响,12月上半月发行利差被动收窄,二级估值利差反弹走阔,但相对于其他品种表现较为抗跌。
21年下半年开始,多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打破此前+25BP的隐形下限,22年浙江、江苏、上海经济强省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明显,票面利率下限走低。
22年1月以来发行地方债的省市(自治区)中,新疆、内蒙古、西藏发行利差均超过20BP,为第一梯队。利差中枢目前在15.2BP左右,发行利差最低的地区为上海(+9.8BP),而发行利差最高的地区为新疆(+24.5BP)和内蒙古(+22.6BP),其次是西藏(+20.01BP)和辽宁(+19.88BP);12月上半月地方债发行样本量较小,包括上海、北京等经济强势区域的6个省市12只债券,期限内平均发行利差为+6.9BP,较11月(+10.3BP)进一步收窄。
由于地方债主要持仓机构为银行、保险等自营盘,受近期理财赎回影响较为有限,二级估值较为抗跌。相比于11月二级利差的明显压缩,12月上半月不同期限地方债利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走扩,但仍未回到10月底分位数水平。截至12月15日,地方债平均二级利差为22.20BP。从地方债分期限平均利差来看,目前15年及20年地方债利差最高,分别为25.93BP和24.34BP;5年及30年的地方债利差最低,分别为13.43BP和13.30BP;整体利差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格局。分位数水平来看,15-30年期地方债利差反弹至今年30%分位数以上,利率回升至今年8月初水平,但相比于上半年,利率和利差仍处于中等偏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