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资讯汇总45期:【前瞻产业周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发布-221216

《国泰君安-资讯汇总45期:【前瞻产业周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发布-22121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资讯汇总45期:【前瞻产业周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发布-22121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发布。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该指数从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5个维度,对全球130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评估指出,中国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强势崛起,北京和上海跻身第一方阵。中国成为全球产业变革和全球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地和策源地,中国有20个城市进入全球综合前100,有5个城市进入前30,均仅次于美国。
上海微系统所等制备出石墨烯基量子电阻标准芯片。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报道了采用在绝缘衬底表面气相催化辅助生长石墨烯,制备高计量准确度的量子霍尔电阻标准芯片的研究工作。科研人员采用氢气退火处理得到具有表面台阶高度约为0.5nm的碳化硅衬底,以硅烷为气体催化剂,乙炔作为碳源,在1300°C条件下,生长出高质量单层石墨烯。该温度条件下,衬底表面台阶可保持在0.5nm以下。采用这一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可以制成量子电阻标准器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期刊。
植入“生物电池”人体可借光合作用修复受损细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林贤丰、范顺武团队与浙大化学系唐睿康团队开发了细胞膜纳米涂层技术,利用同源靶向作用原理,将哺乳动物细胞膜包覆在纳米化植物类囊体外层,用一招“瞒天过海”避免体内的免疫排斥,实现细胞跨界移植纳米植物类囊体。历经一年多时间,研究团队系统验证了软骨细胞膜包封的纳米类囊体不仅可以有效逃避免疫系统清除,同时还能被退变的软骨细胞选择性摄取;通过体外无创化光照治疗,可精确增强退变软骨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还原型辅酶II水平并能维持足够的“续航”能力,实现退行性骨关节炎疾病的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期刊。
化学所发展出结构色3D打印新策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吴磊等,利用氢键辅助的胶体颗粒墨水,基于连续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实现了具有明亮结构色的三维光子晶体结构的制备。科研人员利用该方法打印的三维光子晶体结构具有角度依赖特性、优异的形状保真性、光滑的表面形貌与高精度,这对创新结构色的制备方法以及扩展3D打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用真正的绿色溶剂制备高效有机太阳电池。华南理工大学段春晖课题组完成了一项关于B-N共价键聚合物材料实现绿色溶剂制备高效OSCs器件的工作。在绿色溶剂苯甲醚加工条件下,OSCs器件实现了15.65%的PCE,同时基于1.10 cm2大面积器件的PCE也超过了14%,实现了真正绿色溶剂加工领域的效率突破。该研究详细阐述了B-N共价键聚合物可采用苯甲醚溶剂加工的原因,为真正绿色溶剂加工的高效光伏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Materials Horizon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