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证券-汽车零部件Ⅲ行业智能汽车2023年度策略(Ⅰ):座舱迈入2.0时代,车机域控格局或将再重塑-221212

上传日期:2022-12-12 14:51:04 / 研报作者:徐慧雄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汽车零部件Ⅲ行业智能汽车2023年度策略(Ⅰ):座舱迈入2.0时代,车机域控格局或将再重塑-221212.pdf
大小:311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汽车零部件Ⅲ行业智能汽车2023年度策略(Ⅰ):座舱迈入2.0时代,车机域控格局或将再重塑-221212

安信证券-汽车零部件Ⅲ行业智能汽车2023年度策略(Ⅰ):座舱迈入2.0时代,车机域控格局或将再重塑-221212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汽车零部件Ⅲ行业智能汽车2023年度策略(Ⅰ):座舱迈入2.0时代,车机域控格局或将再重塑-221212(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汽车零部件Ⅲ行业智能汽车2023年度策略(Ⅰ):座舱迈入2.0时代,车机域控格局或将再重塑-221212(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智能座舱迈向2.0时代,成本、性能需求推动车机芯片逐步差异化
  当前,头部主机厂E/E架构已基本完成由分布式向域集中式的迈进,域控制器已成为当前座舱功能实现的核心。在过去的座舱智能化升级的1.0时代,高通凭借强大的算力及先发优势快速成为众多主机厂座舱主控芯片的选择。而随着座舱智能化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主机厂需进一步针对不同车型在性能、成本以及可靠性三者间予以权衡,座舱主控芯片的选择也逐步开始呈现差异化、多样化,并且由此而产生的新兴座舱解决方案或将重塑车机域控格局。
  趋势一:2023年,基于消规/工规芯片的座舱方案预计将开启加速渗透
  我们认为,在行业内座舱内卷加剧、主机厂降本诉求强烈的背景下,高通或联发科的非车规级芯片有望直接应用上车,并成为未来中低端车型车机实现智能化升级的主流解决方案之一。原因包括:(1)车机领域本身对安全功能要求较低,主控芯片无需满足“车规级”要求,仅需核心模组通过AEC-Q 104测试即可。(2)消规/工规芯片下游应用广阔、同等性能之下本身价格就更加便宜,同时可集成4G/5G modem,相较于车规芯片具备相当的性价比优势。(3)技术上而言,当前成熟的芯片热管理技术亦为非车规级芯片上车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比亚迪座舱所采用的半导体散热、特斯拉AMD车机采用的水冷散热等。
  趋势二:2023年,基于x86架构芯片的座舱方案预计将在国内首次量产
  我们认为,随着主机厂对座舱算力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部分主机厂会效仿特斯拉,采用以AMD为代表的x86架构芯片作为高端车型座舱升级方案。原因包括:(1)由于芯片指令集的差异化,x86架构芯片本身特性即为在同等制程之下具备更加强悍的算力及扩展性,可支持车机运行AAA桌面级游戏、并且其超线程设计在座舱功能日益复杂的趋势下将展现出更强的工作效率。(2)可支持主机厂进一步效仿特斯拉实现座舱操作系统的自研。与国内多数主机厂采用的Android系统不同,特斯拉在车机领域为基于Linux全栈自研。而基于x86芯片架构自研Linux系统,其开发成本、设计难度等将更低。
  趋势三:2023年,预计业界将首次实现舱泊融合,为舱驾融合奠定基础
  在汽车E/E架构集中化的趋势下,业内普遍规划将以上分散的功能集中于单个域控制器之上形成中央计算平台,由此不仅可以提升各个功能相互之间的通信效率,同时座舱功能与自动驾驶功能亦可在外围电路上实现共享,充分提升整车电子元件的利用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当前,高通、英伟达已相继发布超算力芯片Flex、Thor,有望在2025年助力主机厂首次实现舱驾融合。
  投资建议:看好座舱域控新兴解决方案逐步应用趋势下的受益标的
  建议关注美格智能、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瑞芯微。
  风险提示:消费者付费意愿、智能化升级进度、芯片量产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