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中阿合作开启新能源出口新篇章-221211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中阿合作开启新能源出口新篇章-221211.pdf
大小:35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中阿合作开启新能源出口新篇章-221211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中阿合作开启新能源出口新篇章-221211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中阿合作开启新能源出口新篇章-2212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中阿合作开启新能源出口新篇章-22121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整体观点:
  本周重要事件:本周中国和沙特阿拉伯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开启中阿新能源合作的新篇章,有望在光伏、风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共同发展。比如在光伏方面,沙特阿拉伯广阔的沙漠土地资源能够带来较低的光伏发电成本;而氢能方面的合作有望推动国内氢能相关企业的发展。中阿双方能够利用彼此优势共同发展,对未来的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整体新能源板块方面,我们认为投资可围绕以下几点:(1)消纳能力的建设依然是明年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消纳压力下,数字电网、虚拟电厂、储能均将持续推进;(2)新技术方面重点关注光伏HJT、POE粒子国产化、风电滑动轴承、压缩空气储能、新型拓扑储能结构等领域;(3)随着疫情政策的改变,锂电板块有望受益于我国整体消费的复苏,迎来阶段性反弹。
  锂电方面,2023年虽然新能源车行业面临销售增速放缓,竞争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但疫情后国内消费复苏、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依然值得期待。此外,碳酸锂价格中枢有望下移,优质电池及供应链产能将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各类新技术也将不断突破。
  投资方面重点围绕两条主线:(1)出海比例较高的电池公司和格局相对更优的供应链环节,如隔膜;(2)新技术的突破:PET铜箔、钠电池、半固态电池、氢能、快充、补锂剂等。
  建议关注:四方股份、许继电气、东方电子、恒实科技、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科达利。
  本周重要事件:
  1、2022年12月8日,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两国元首在沙特利雅得亲自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在能源方面,双方强调,加强能源合作是两国重要战略伙伴关系的体现,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加强在电力、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源及相关项目开发、碳氢化合物的创新利用、能效、能源产品及相关产业链本土化等领域和项目上的合作。此外,双方还就氢能等领域的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深化合作并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认为,一方面,沙特阿拉伯广阔的沙漠土地资源能够带来较低的光伏发电成本;另一方面,氢能方面合作有望推动国内氢能电解槽相关企业发展。
  此前,阿拉伯国家较为依赖欧美国家的战略援助,但在美国单边霸权主义下难以实现“战略自由”。而中国尊重对方利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能够利用彼此优势,双方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也有望继续加强在绿色清洁能源领域的相关合作,进而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2、2022年12月9日,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三方表示将协同推进“H2Med”氢气管道建设项目,将氢气从伊比利亚半岛输送到法国,并最终输送到欧洲其他地区。“H2Med”管道主要分为两段,第一条线路从葡萄牙赛洛里科到西班牙萨莫拉,第二条线路横跨地中海,连接西班牙巴塞罗那到法国马赛。该管道每年将输送约200万吨氢气,约占欧盟氢气需求的10%,预计2030年完工,总耗资约25亿欧元。此项目不仅能推动欧盟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使欧盟的能源供应更加独立,加强欧盟的战略自主和能源安全。
  在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短缺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仍是欧洲大力发展的方向。法西葡“H2Med”氢气管道从欧洲西部发力,为欧洲各国提供氢气;而阿拉伯国家能够从欧洲东部和南部发力。此次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表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强化,未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有望从阿拉伯国家对欧洲的能源供应中受益。
  储能:
  1、大储板块:国内商业模式持续完善。未来成本端硅料和碳酸锂价格下行、需求端工商业和中美之外大储需求的起量,将成为板块重要的催化剂。
  (1)广西独立储能实现储能容量租赁+调峰辅助服务的盈利模式。12月7日,广西发布《加快推动广西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纳入首批示范项目的新型储能年容量租赁费价格参考区间为160—230元/千瓦时;新型储能调用补偿价格参照燃煤机组30%—40%负荷率时的调峰辅助服务交易价格执行,下限暂定为0.396元/千瓦时。
  此前,南方电网、山东、山西等已就容量市场、辅助服务、电力现货市场等推出一系列政策,我们预计储能的盈利模式未来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完善。
  (2)与高景气度相匹配,当前大储板块整体的估值水平也处于较高的位置。
  未来板块的催化剂:一方面来自于成本端的改善,硅料价格下行—光伏电站盈利改善—储能电站盈利改善—储能中游制造盈利改善,碳酸锂价格下行—电芯企业盈利修复、电芯价格下行—集成企业的成本下行,盈利增厚;一方面来自于需求端潜在的超预期可能,当前大家对于中国和美国的电站储能市场预期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工商业、以及中美之外的大储需求,还没有较高的预期,如果工商业和中美之外大储需求起量,将会是明显的催化剂。
  2、户储:一方面关注俄乌冲突走向,另一方面等待公司业绩验证。
  市场对于户储板块两个核心的担心,目前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需求端,市场担心如果俄乌冲突趋向缓和、大宗能源价格下行,全球的户储需求也将走弱,我们需密切跟踪俄乌冲突的走向;(2)供给端,市场担心2023年上半年开始,欧洲户储市场的竞争将加剧,竞争格局出现恶化,盈利能力边际走弱,因此仍需等待上市公司的业绩验证。
  3、投资方面
  美国储能:逆变器及集成环节,建议关注阳光电源、科陆电子、盛弘股份;电池环节,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南都电源;温控环节,建议关注英维克、同飞股份。
  国内大储:PCS和集成环节,建议关注四方股份、金盘科技、新风光、智光电气、科华数据、上能电气;EPC环节,建议关注南网科技、林洋能源;电池环节,建议关注鹏辉能源、天能股份;消防环节,建议关注青鸟消防、国安达。
  电网:
  1、特高压方面:
  我国将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特高压起到平衡能源与负荷分布、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是坚强智能电网重要骨架,在“十四五”期间仍将继续保障新能源远距离、大规模输送。特高压同时承担着托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任务,政府亦将持续加大特高压建设投资。
  特高压设备龙头在2023-2024年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建议关注:国电南瑞、许继电气、派瑞股份、平高电气、中国西电。
   2、电力市场方面: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持续推进中。电力现货重点在于发现电力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属性,通过中长期与现货、现货与辅助服务、省间与省内几个市场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储能、分布式资源、虚拟电厂等多主体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对新型能源体系下电力平衡的市场机制保障。储能的调节作用、绿电的环境效益、火电的容量支撑在新的市场机制设计下,将被重新发现,盈利模式将不断完善,有利于调动市场资源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但是,电力市场改革是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调整,真正发挥作用仍需一段时间。
  锂电:
  1、锂电主链:
  近期板块反弹,主要受益于疫情政策放松后的估值修复,对于23年新能源主链上投资,我们认为仍然有机会,关注三条主线:
  (1)中低端需求上升:23年属于疫后复苏阶段,复盘海外国家地区疫后复苏节奏,会出现“通胀+供给出清”叠加的状态。新能源车由于疫情抑制的需求迎来阶段性反弹,而消费结构下移,整体需求呈现出消费降级的态势,目前10-20w走量车型渗透率较低,叠加各家在此价位推出新车型,后续渗透率有望快速上升,进而带动高性价比电池及技术需求上升。在此需求趋势下,中游各环节最低成本决定盈利下限,需关注中游出清节奏。因此,成本竞争力突出、拥有高性价产品、客户质量优异的各环节龙头抗风险能力更强。
   (2)海外市场扩展:基于前三季度的销量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有望达到12%,而国内2022年11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渗透率为36%。由于海外新能源车产业链建设进度不佳且成本水平较高,因此后续基于我国成熟产业链的整车+供应链海外出口是核心看点。美国市场当前新能源车渗透率低,2023年有望实现高增速,同时由于IRA法案对于材料供应链的限制晚于下游环节,中游材料供应链仍有望受益于美国市场的高景气度,建议关注受益于美国市场高增速且具有弹性的材料标的。
   (3)从增速顶到份额顶:我们复盘消费电子历史,在增速见顶后,龙头公司约2-3年后份额见顶,行业整体过剩的情况下,格局稳固、成本领先的各环节龙头公司拥有边际定价权。
  以上三条主线都指向龙头以及出海企业,建议关注:(1)头部企业,拥有优质客户且产能领先,环节格局较好: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恩捷股份、中科电气、杉杉股份、天赐材料;(2)出海占比高,利润具有弹性:孚能科技、比亚迪、欣旺达、星源材质、贝特瑞、当升科技。
  2、钠离子电池:
  孚能科技本周公开电话会议公布公司钠电进展,采用软包技术,动力型电池首先应用于A0级车与二轮车,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循环可达1500圈以上。虽然短期内对公司业绩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公司已经开始产线改造,有望在明年年底形成3GWh产能。远期公司认为钠电有望在碳酸锂5-10万元/吨的时候相比锂电池依然具有成本优势,对磷酸铁锂应用形成补充。
  近日各家电池厂商不断公布钠电进度,核心还是在于锂价处于高位,受年底排产下滑的影响,近日碳酸锂价格有所下跌,但是依然处于高位。我们认为大厂对钠电的不断发声与加码也表现了成本控制的急迫性,叠加2023年开始新能源车补贴取消,低成本新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后续实际钠电降本以及应用进度有望超预期,带动电池厂维持合理利润率。
  建议关注:电池环节,宁德时代、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阳股份、传艺科技、维科技术;正极环节,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美联新材;负极环节,贝特瑞、杉杉股份、翔丰华;电解液,丰山集团、天赐材料、多氟多。
  3、PET铜箔:
  11月11日,重庆金美宣布8um复合铝箔量产。当前由于复合铝箔侧厚度减薄更多,对于体积能量密度提升较多,我们更看好在铝箔侧的率先应用。
  12月8日,东威科技与和胜利精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发新型高速高效水平夹持式复合铜箔电镀设备,具备两套夹持系统及12镀铜槽,设计生产速度20m/min,保底15m/min,合作期限为22年12月9日至23年12月9月。设备线速、幅宽、生产良率是决定复合铜箔降本、渗透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东威订单的设备线速进一步提升,验证了复合铜箔技术迭代速度,技术进步的空间同样巨大。下游应用节奏需关注阻抗、能量效率、高温结合力等关键指标的优化;降本端需关注良率与效率的兼顾、一步/两步法工艺革新。
  我们认为复合集流体是23年长期空间、标的弹性、技术迭代空间最大的0-1细分方向之一。一步/两步/三步法、铜箔/铝箔、pet/pp,复合集流体技术具备迭代的广度与深度,光伏与半导体技术的降维应用同样提供了持续创新动力。
  建议关注差异化路线中二阶导确定性更强的设备厂商,以及与下游客户绑定较深,有确定性订单的箔材厂商:东威科技、宝明科技、元琛科技、骄成超声、利元亨、三孚新科、阿石创。
  4、半固态:
  11月22日,卫蓝车规级固态动力电芯下线仪式举行,卫蓝湖州基地第一颗固态动力电芯正式下线。12月2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中表示,半固态电池匹配客户需求,预计年底实现装车,明年批量交付。半固态路线对于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更迭程度小,被视作全固态的过渡路线。半固态仍需隔膜、电解液,此外增加了固态电解质涂层、原位固态化锂盐等材料,例如锂镧锆氧(LLZO)、磷酸钛铝锂(LATP)、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新型锂盐等增量材料供应链值得关注。
  建议关注:华盛锂电、当升科技、贝特瑞、赣锋锂业。
  5、氢能:
  12月8日,上海电气下线1500N ?/h碱性电解槽和50N ?/h的PEM电解槽,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揭牌成立的氢器时代公司,落实公司"4+2+X"战略。叠加中沙氢能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我们认为后续电解槽有望随着国家的推动,在海内外逐步实现规模化量产,快速带动化工原材料以及能源领域的绿色化转型。
  目前电堆和制氢端降本是产业链发展的焦点,建议关注:昇辉科技、亿华通、雄韬股份、京城股份、厚普股份。
  光伏:
  1、自2021年6月起市场便始终预期硅料价格松动,但受制于硅料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叠加俄乌冲突致产业链价格接受度的持续提升,硅料价格始终维持在高位。当前硅料价格已步入下行通道,根据PVInfoLink数据,本周均价同比下降2.4%至288元/kg,一方面系预期硅料供应有望连续多月环比提升,另一方面系下游需求阶段性趋缓。展望后市,硅料价格松动后,一方面将持续刺激需求释放,各环节出货规模23年均有望迎来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光伏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在成本压力改善后,在价格博弈过程中均有望获得一定的利润留存。
  2、TOPCon方面,浙江棒杰新能源10GWTOPCon签约扬州;协鑫集成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60亿元用于芜湖20GWTOPCon电池项目;太一光能一期5GWTOPCon电池项目开工;山西中来一期第2个4GWTOPCon电池项目设备进场;晶科能源182N型TOPCon电池效率突破26.4%,刷新世界纪录。TOPCon路线已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激光SE助力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超额利润加持下新投资加速进场,设备商迎来订单窗口期。建议关注:捷佳伟创、帝尔激光、海目星。
  3、HJT方面,理想万里晖获上海电气战略投资;苏州晶银银包铜产品已实现客户端批量生产。展望2022年底至2023年初,在银包铜+0BB助力下,异质结有望迎来平价拐点,长期来看,铜电镀有望成为异质结金属化的最终方案。建议关注:迈为股份、赛伍技术、帝科股份、苏州固锝、宝馨科技。
  4、钙钛矿方面,众能光电获华夏恒天资本战略投资;极电光能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正式投产。国内钙钛矿产业加速发展,未来空间广阔。建议关注:京山轻机、迈为股份、捷佳伟创、海目星、杰普特。
  风电:
  1、滑动轴承:在风机大型化的背景下,滑动轴承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滑动轴承主要用在低速重载的部件,目前在风电领域进展较快的为变桨和齿轮箱环节,相对周期较长的为主轴和偏航回转支承环节。滑动轴承构造相对滚动轴承更为简单,在生产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作为我国风电滑动轴承研究进展领先的企业,长盛轴承于11月30日在官网发布公告,已顺利完成6MW半直驱机型主齿轮箱滑动轴承试验,这标志着我国风电主齿轮箱滑动轴承替代滚动轴承方面迈入了新阶段。
  2、海上风电:目前市场关注点在于海上风电项目整体推进情况是否符合预期,我们认为短期内仍需观望近海审批与海风建设相关政策出台情况。当前海风项目选址向深远海发展是重要趋势,而我国深远海海风资源丰富,因此中长期来看,海风赛道仍具有高景气性。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海上风电产业链:整机环节关注三一重能(23年海风产品放量)、明阳智能;塔筒和管桩环节关注海力风电、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海缆环节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宝胜股份、太阳电缆。(2)风电轴承环节:国产替代进步空间广阔,关注新强联、恒润股份;滑动轴承替代滚动轴承,关注长盛轴承。(3)其他受益于行业景气以及钢价下行标的:关注金雷股份、日月股份。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