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汽车行业周动态:11月乘用车批售同比增速回落,理想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周专题,激光雷达进入大范围量产元年-221211

《兴业证券-汽车行业周动态:11月乘用车批售同比增速回落,理想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周专题,激光雷达进入大范围量产元年-22121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汽车行业周动态:11月乘用车批售同比增速回落,理想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周专题,激光雷达进入大范围量产元年-221211(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周涨跌:12.05-12.09上证综指+1.6%,创业板指+1.6%,汽车板块指数+0.6%,其中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3.3%/+2.0%/-0.7%/-0.6%。
2022年11月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同比-5.6%/+72.3。2022年11月乘用车销量207.5万辆,同比-5.6%,1-11月份销量2129.2万辆,同比+11.5%。2022年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54.4%,同比+7.6pct,1-11月份市场份额49.2%,同比+5.0pct。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8.6万辆,同比+72.3%,市占率达到33.8%,1-11月份销量606.7万辆,同比+100.6%,市占率达到25%。
理想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司预计四季度收入将创历史新高。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汽车交付总量为26524辆,同比增长5.6%;营业收入93.4亿元,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7%;第三季度净亏损16.5亿元,环比扩大156.7%。公司预计22Q4交付量4.5-4.8万辆,同比增27.8%-36.3%;收入165.1-176.1亿元,同比增长55.4%-65.8%。
周专题:激光雷达进入大范围量产元年
激光雷达进入大范围量产阶段,目前渗透率为1%左右,造车新势力为主力军。2020年开始,汽车电动智能化浪潮来袭,由于激光雷达在智能驾驶当中的重要作用,国内企业启动相关领域布局。从2022年初开始,搭载激光雷达的相关车型陆续进入量产交付阶段,渗透率出现显著提升,目前约为1%,其中理想、小鹏、蔚来占据较大份额。
依托于国产品牌,自主激光雷达厂商迅速崛起。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厂当中,外资以及合资车企多采用法雷奥、Luminar等外资厂商,国产品牌则与自主厂商紧密合作,催生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国产激光雷达头龙,其中禾赛科技于2021年8月发布长距混合固态激光雷达AT128,并已获得多家顶级汽车厂商总计超过150万台的定点,已于今年大规模量产交付。速腾聚创于2021年3月落成国内首条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产线,并陆续宣布和元戎启行、图森未来、文远知行达成战略合作。
投资建议:看好汽车电动智能大趋势,布局自主整车、自主零部件崛起机会。基本面维度,短期多因素影响下(21年Q4高基数+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购置税政策作用减弱)乘用车月度同比增速预计持续疲弱,但中长期汽车电动智能趋势方兴未艾,自主整车,自主零部件崛起趋势不改。市场维度,汽车板块8月中旬以来连续下行对基本面趋势的短期下行已经有较大程度反应,部分核心公司对应23的估值水平已经调整到历史中枢以下。当前时点不必悲观,建议左侧布局受益电动智能趋势,自身经营周期向上变化大,22Q4以及未来两年业绩确定性高的公司,具体推荐:1)电动化受益零部件:银轮股份(新能源乘用车进入放量周期)、爱柯迪(一体压铸、底盘轻量化)、拓普集团(受益特斯拉以及北美电动车大周期,智能时代集成化供应趋势)、福耀玻璃(天幕趋势、饰条业务反转)、中鼎股份(空气悬架趋势,传统业务反转)、精锻科技(产能周期启动,产能释放期);贝斯特(涡轮增压业务受益混动);2)智能化受益零部件: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科博达、伯特利(IBS逐步兑现,传统业务复苏)、保隆科技(ADAS,空悬等新业务逐步兑现);3)自主崛起整车龙头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理想汽车(港股团队覆盖)、吉利汽车(港股团队覆盖)。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汽车芯片紧缺;公共卫生事件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