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恒逸石化煤制氢及合成氨装置投产,欧盟对俄油价上限定为60美元/桶-221209

《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恒逸石化煤制氢及合成氨装置投产,欧盟对俄油价上限定为60美元/桶-221209(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恒逸石化煤制氢及合成氨装置投产,欧盟对俄油价上限定为60美元/桶-221209(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石油化工行业投资观点
近期观点:关注成品油相关投资机会,看好油气价格高位下油气油服企业配置机会。本周SW石油石化落后大盘。本周SW石油石化涨幅为0.78%,落后沪深300指数4.07pct。截至2022年12月8日,WTI原油期货价71.46美元/桶,周环比下降12.0%;布伦特原油期货价76.15美元/桶,周环比下降12.4%。
疫情防控优化带来炼化板块景气恢复。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改进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经济有望迎来快速恢复,纺服等下游板块景气提升将传递至炼化企业。综合往年纺服行业库存及开工率指标,我们预计2023年三月起将出现大炼化企业景气窗口,根据经济恢复程度及库存天数指标变动有望迎来高景气区间。
大炼化板块在油价下行前提下因存货跌价导致短期资产负债表受损,但无实际现金支出;按照当前油价运行区间,成品油业务已经进入盈利区间,考虑企业存货策略将有板块β修复,但化纤业务受制于下游存货积压、开工率低于往年、出口需求不振,需进一步观察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及欧美经济预期转向乐观下需求的实际变化。从主要跟踪指标江浙织机涤纶长丝开工率来看,十月末十一月初61%水平属于同期历史低位,11月24日下游FDY/POY/DTY涤纶长丝库存分别为34.8/34.7/42.5天,高于四季度均值16-20天。正常一季度为下游累库时间,且受到春节假期影响是淡季,而过高库存预计影响到下游一季度采购节奏。正常旺季下游景气度上升传递,兼有库存消耗和需求量上升影响,预计二季度大炼化可以出现拐点,涤纶长丝开工率可以回到90%以上高位,如果下游库存天数降低到10天水准则出现高景气。如果疫情后经济反馈极好,下游为旺季备货,大炼化拐点应当出现在三月前。
我们认为在中长期维度油价将继续维持高位,未来3-5年能源资源有望处在长景气周期。2015-2021年全球原油上游投资不足,2021年油价回暖并未大幅提振上游资本开支,叠加俄乌冲突扰乱供给,导致当下原油供应紧张。从需求端看,在碳达峰和新旧能源结构转型尚未完全实现的背景下,未来3-5年原油需求还存在上升空间。从供给端看,2022年油价进一步上涨,多家国际石油巨头资本开支计划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叠加环保政策、ESG等对企业经营环境带来的限制,我们认为原油未来产能增速有限。从现有产能看,用于打新井弥补老井产量衰减和应对油田开采成本上涨的资本开支减少,产能衰减+开采成本上涨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原油供应偏紧。油价维持高位下,建议关注油气龙头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油气公司资本开支趋势预期向上,推动油服行业景气向上,建议关注油服企业中海油服、杰瑞股份、迪威尔等。油价高位下利好气头公司盈利,看好卫星化学。
国内炼化乙烯项目审批收紧,看好成本上涨向下游传导的民营大炼化企业。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将严格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并控制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在2025年于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同时对产能规模与布局进行优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针对淘汰低能效产能而提供的产能增量空间,民营炼化龙头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全产业链优势等使其更有能力和概率去进行扩产布局。建议关注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
二、本周重点公司更新
1、广汇能源:12月6日,公司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下发的《关于伊吾广汇矿业白石湖露天煤矿生产能力的批复》,批复要点如下:“伊吾广汇矿业白石湖露天煤矿已通过国家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审查。经核查,该矿符合《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的通知》、《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煤炭先进产能核定工作的通知》要求。自治区应急管理厅2022年12月2日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意伊吾广汇矿业白石湖露天煤矿由1300万吨/年核增至1800万吨/年。”
2、桐昆股份:12月7日,公司发布关于2022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到期兑付的公告。2022年3月10日,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了2022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简称:22桐昆SCP003),发行总额为3亿元人民币,期限270天,发行利率为2.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3月11日全额到账。现本公司2022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已于2022年12月6日到期,本公司于2022年12月6日兑付完成该期超短期融资券本息,本息兑付总额为人民币305,326,027.40元。
3、恒逸石化:12月7日,公司发布关于煤制氢提标改造及副产合成氨联合装置技改项目投产的公告。公司子公司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煤制氢提标改造及副产合成氨联合装置技改项目”装置于近日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利用恒逸己内酰胺现有土地及生产装置,投资建设1套24万吨/年合成氨和30000标立方米/小时氢气的生产装置。该项目空分装置采用新型内压缩工艺,气化装置采用可回收余热的绿色清洁粉煤加压半废锅气化工艺,净化装置采用等温变换工艺、低温甲醇洗与液氮洗双洗气体净化流程等绿色可循环先进工艺,氨合成装置采用径向合成流程,并配套使用先进的智能监控技术,形成年24万吨合成氨和每小时产30000标立氢气的生产能力。
4、新潮能源:12月7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所持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的结果公告。本次被司法拍卖的股份为东营广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157,037,03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1%;东营汇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份259,259,25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1%。东营广泽与东营汇广系一致行动关系,二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416,296,29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2%。本次拍卖完成过户后,东营广泽、东营汇广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截止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司法拍卖网拍阶段已经结束,拍卖标的最终成交以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法院裁定为准。
5、渤海化学:12月7日,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向全资子公司划转资产的公告。公司将母公司项下原有业务相关资产、债权、债务划转至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环球磁卡科技有限公司。本次划转标的资产审计基准日为2022年8月31日,交割日期为2022年11月30日。根据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所示,截至审计基准日,标的资产审计值为:资产总额84,194,476.85元,负债总额41,185,775.43元。最终划转标的资产以交割日账面值为准。
6、沈阳化工:12月7日,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拟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蓝星东大有限公司拟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化蓝星东大(泉州)有限公司(暂定名称,最终以企业名称申报系统确认且完成企业登记的名称为准),并由合资公司投资建设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项目拟投资109,805万元。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1,496万元,其中,蓝星东大出资人民币21,162.9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51%;泉州石化出资人民币20,333.04万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49%。
三、本周重点行业更新
1、石油化工产品更新
原油,截至2022年12月8日,WTI原油期货价71.46美元/桶,周环比下降12.0%;布伦特原油期货价76.15美元/桶,周环比下降12.4%。供给端,12月5日,G7集团、欧盟和澳大利亚对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设定的60美元上限正式生效,俄方对此明确表示不会遵从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也不会向对俄限价的国家出售石油。12月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第九轮对俄制裁措施,涉及能源、矿业等领域,禁止向俄罗斯出口无人机发动机,同时还计划将俄罗斯更多个人和实体加入制裁名单。同时,当地时间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核战争的威胁正在增加,但他同时表明,俄将核武器视为威慑手段,不会引发冲突的扩大。此外,OPEC+在12月4日的部长级会议上宣布将维持原有产量政策不变,以稳定原油市场。需求端,12月7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刺激能源需求。然而,美国服务业PMI指数超预期上升,增加反通胀难度,使市场担忧美联储或继续维持鹰派立场。总体来看,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延续,市场担忧情绪有增无减。库存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2月7日的报告显示,截至12月2日,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减少518.6万桶至4.14亿桶,但是美国汽油和精炼油库存大幅度增长,分别增加530万桶、615.9万桶,均超预期。此外,10月拜登发言称政府计划在原油价格降至67-72美元/桶以下时进行战略库存回购,目前原油价格即将逼近70美元/桶,可能引发美联储收储。短期看,宏观经济压力仍然较大,但地缘紧张局势给油价带来支撑,同时主要产油国干预政策、美联储加息幅度与收储计划等不确定因素较多,预计下周国际原油价格将宽幅震荡。
PX,根据金联创,截至12月8日,PX价格为8300元/吨,周环比不变。供给端,伴随着PX新装置投产,国内PX市场供应压力将逐步增加;同时前期新投产的装置目前开工率均达到6成偏上,使得国内近期PX产量出现小幅上涨,也进一步加速了短期裂解价差的回落。需求端,下游PTA现货价格收跌,油市下跌拖累PX价格,但同时华东芳烃装置出现故障,因此进入评估阶段,提振了PX价格。总体负荷稳定在70.24%。短期看,近期新装置陆续放量,远期PX市场承压前行。
PTA,根据金联创,截至12月8日,PTA价格为5110元/吨,周环比下降6.1%。供给端,近期下游需求延续疲弱,装置开工率持续收缩,供需错配下,PTA累库格局难改。截至2022年12月1日,国内PTA社会库存量达到223.6万吨,较上周增加3.51万吨,较11月初上涨21.18万吨。而桐昆嘉通石化500万吨以及威联石化250万吨的装置即将投产,因此PTA后市将继续延续宽松格局。需求端,四季度终端织造业及下游聚酯市场疲弱态势难改,而年末需求端持续下滑,市场恢复不佳,对整个聚酯产业链形成一定的负反馈。短期看,PTA基本面变化不大,延续供需双弱格局,11月平衡状态,12月预期累库。盘面受基差和宏观预期支撑,震荡偏强,估值有所修复,不过产业现实层面仍然弱势,弱需求和投产预期会限制价格上行,预计震荡格局。
涤纶长丝,截至12月8日,本周POY150D/FDY150D/DTY150D的市场主谈价格分别为7950元/吨、8450元/吨、9100元/吨,周环比不变。供给端,涤纶长丝装置开工率持续下滑,并且已探至年内低点,市场整体信心不足,虽然目前涤纶长丝各品种库存略有下滑,但是幅度有限。需求端,需求淡季来临,国内纺织服装内销数据持续下滑,国外纺织产业补库阶段窗口已经关闭。在内销疲软、外销不佳的同时,整体下游终端需求支撑仍偏弱。短期看,随着PTA新产能投放,累库预期升温,成本端支撑将会有所松动。需求端将面临双十二以及圣诞节,仅零星小单下达,终端行情改善预期不高。预计涤丝价格短期内仍将以弱势运行。
涤纶短纤,截至12月8日,涤纶短纤周平均价格为6775元/吨,环比下降1.8%。供给端,截至上周五,终端织造业装置开工率维持在54.04%,周环比下滑1.66个百分点,聚酯综合开工率维持在73.3%,周环比下滑1.54个百分点。需求端,涤终端纺织内销疲软、外销不佳,织造企业进一步降负,对原料需求持续偏弱,以刚需采购为主,短纤产销持续低迷,价格继续下跌。短期看,预计12月中旬以后,纺织企业提前放年假的现象会进一步增多,短纤或继续累库。短纤行情12月或仍呈偏弱震荡态势。
乙二醇,截至12月8日,本周国内乙二醇价格3925元/吨,周环比上升0.9%。供给端,12月7日,扬子石化30万吨装置因上游装置故障停车,重启时间待定;海南炼化80万吨/年的EO/EG新装置预计12月底投产;连云港一套100万吨/年的MEG新装置已于12月3日开车,12月4日有产品产出,12月7日提负至8成;通辽金煤30万吨装置12月1日因故停车,重启待定;武汉石化28万吨装置12月1日停车,时长1-2月左右;新疆天业60万吨装置近期升温重启,负荷不断提升中,该装置于8月中旬停车。截止12月8日当周,乙二醇开工率为56.12%(-1.03%)需求端,从需求端来看,因高库存压力和薄弱的现金流,聚酯工厂压力较大,叠加淡季来临,聚酯开工负荷不断创新低。终端需求持续走弱,逐步向产业链上游负反馈,聚酯装置检修陆续增加。12月8日,聚酯开工率72.83%(持平),聚酯长丝产销35.3%(-4.1%)。短期看,整体来看,乙二醇偏空思路对待。操作上,以滚动反弹做空为主。关注后续装置变动情况和成本端油价波动。
2、天然气、煤炭产品更新
天然气,根据英为财经,截至本周四(12月8日)荷兰TTF即月交付的天然气期货价结算价为137.250欧元/兆瓦时,周环比上涨0.18%;纽交所天然气期货价结算价为5.853美元/兆瓦时,周环比下降13.51%。供给端,上周中挪威出口气量短暂下降,非洲出口气量也出现震荡,俄罗斯经土耳其出口气量则有小幅上升;欧洲LNG进口量则继续保持高位,欧洲沿海等待卸货的船数较多。库存方面,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GIE)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本周一,目前欧洲地区储气库虽然已进入去库存周期,但整体库存量下降缓慢,目前为90.93%。需求端,根据天气预报机构Maxar预测,未来两周,英国和北欧地区的气温将降至冰点以下,只有伊比利亚半岛和欧洲南部的部分地区能幸免。由于欧洲各地气温低于平均水平,且多国政府向民众发出停电、停暖警告,引发了对天然气需求的担忧,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波动。此外,随着气温下降和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中国增加了能源采购,可能会加剧对能源的竞争。短期看,虽然供给和库存较为充足,但受寒潮预警影响,气温有下降预期,天然气需求拉升,市场恐慌情绪渐起,预计将持续带动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
动力煤,本周国内动力煤价格氛围回暖,截止至12月8日,全国动力煤均价为1064元/吨,周环比上涨0.76%。根据卓创资讯&百川盈孚,供给端,主产地全力以赴增加煤炭生产供应,积极发挥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作用,当好全国能源供应“压舱石”和“稳定器”,疫情对产区运输影响已在减弱,陕晋蒙产销也逐步转好,受寒潮影响下游终端日耗有所回升,民用电压力也随之升高,但长协供应较为充足,终端库存消耗有限。库存端,本周终端日耗继续回升,库存开始去化。港口调出量回到高位,库存量有所下降。截止到12月8日,秦港动力煤库存579万吨,较上周下跌11万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48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92万吨。需求端,电力用煤:受寒潮天气影响,电厂日耗将季节性增加,居民端用电负荷开始增加,电厂补库积极性或提升;非电力用煤:非电行业来看水泥需求仍处淡季下滑阶段;甲醇方面整体市场情绪欠佳,在利润持续亏损影响下,需求继续萎缩加剧甲醇供需矛盾。进口端,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内外贸价差收窄,报价僵持为主。短期看,疫情对煤矿生产及运输的影响已开始减弱,煤矿逐步恢复正常产销,煤炭供应端有不断恢复的预期,需求端出现阶段性改善,下游用户加快拉运和采购。预计近期煤炭价格将偏强整理。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