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长江证券-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拐点未至,去化改善-221210.pdf
大小:283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长江证券-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拐点未至,去化改善-221210

长江证券-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拐点未至,去化改善-221210
文本预览:

《长江证券-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拐点未至,去化改善-221210(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拐点未至,去化改善-221210(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需求端:中低价位段承压,新兴市场持续低迷
  2022Q3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约3.0亿部,同比下滑约9%,延续了前几个季度持续下滑的趋势。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需求端的低迷,尤其是对于中低价位段的产品,其销量下滑幅度明显超过大盘整体,比如200美元以下价格带的产品2022Q3销量同比下滑12%;而高端市场则受益于苹果的良好表现,销量仍有小幅度的增长,比如600美元以上价格带的产品2022Q3销量同比增长8%。分区域来看,中国大陆市场仍处于下行趋势,2022Q3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约11%;海外市场中,西欧区域今年以来相对稳定,中东欧本季度有所改善,但拉美、印度、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部分新兴市场下仍面临较大的压力。展望2022Q4,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当前并未看到明显拐点。
  供给端:终端厂商去化改善,上游供应链有望修复
  从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来看,2022Q3小米、传音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85天、73天,相较于上一季度均有所下降,终端厂商在存货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去化压力也随之减小。海外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方面的压力,需求端目前并未看到有明显复苏的迹象,但国内市场随着政策端的宽松预期,以及促销旺季的到来,整体表现或将有所回暖,国内智能手机产量在10月份也呈现出同比提升的态势。从上游供应链来看,2022年10月舜宇光学手机镜头和摄像模组月度出货量分别同比减少12.8%和13.9%,降幅明显收窄,且环比分别增加5.0%和18.9%。
  终端厂商:小米降幅有所收窄,苹果表现依旧稳健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2022Q3苹果出货量同比增加约2%,是唯一持续正增长的头部品牌;三星、小米、OPPO、vivo、传音出货量则分别下滑约6%、9%、22%、22%、13%,三星今年以来首次下滑,中东欧区域良好的表现以及经营策略的灵活调整让小米在本季度的销量降幅明显收窄。整体来看,导致品牌间分化的原因或在于三个方面:1)国内疫情反复,中国大陆市场销量本季度仍未有明显改善,对重点布局中国市场的本土厂商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海外部分新兴市场对于低价格段产品的需求较为低迷,中国厂商多是在200美元以下主打性价比的市场出现了相对较大幅度的下滑;3)各厂商经营策略有所差异,例如苹果积极的价格策略驱动了存量用户的换机需求,三星目前仍在主动的改善存货问题,中国厂商在当前环境下则更重视盈利与销量的平衡。我们预计随着经营层面的调整改善,各厂商未来的增速有望趋稳。
  折叠屏市场:头部厂商竞相布局,市场空间广阔
  自2018年以来,折叠屏手机累计发布机型数量已经超过20款,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厂商的入局,新机型的数量也明显增多。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达到710万部,同比增速超过270%。其中,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以三星为主导,其2021年销量市场份额达到83%;中国市场则以华为的产品为主,其2021年销量份额达到49.3%,小米、OPPO则分别为13.2%和6.1%。随着铰链、屏幕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革新以及材料改良,终端产品的使用体验在不断向好发展,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进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在提升。根据第三方机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将达到1350万台,同比增速约90%,到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有望达到4150万部,2022-2026年复合增速约32%。
  风险提示
  1、全球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
  2、智能手机销量存在不确定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