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对沪深交易所新一轮上市公司“提质”方案的点评:多措并举促“提质”,因地制宜谋发展-221208

《申万宏源-对沪深交易所新一轮上市公司“提质”方案的点评:多措并举促“提质”,因地制宜谋发展-22120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对沪深交易所新一轮上市公司“提质”方案的点评:多措并举促“提质”,因地制宜谋发展-22120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投资提示:
事件:12月2日,为落实证监会下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沪深交易所分别出台了《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落实<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工作方案》。
前期上市公司提质成效显现,新起点向更高水平迈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且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2020年10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出台之后,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增长、资本市场融资、信披、退市等机制不断完善,各方共同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格局已经形成。此次沪深交易所行动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部署,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向更高水平跃进。
高质量发展基础仍待巩固,市场生态仍需优化。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有待巩固,一些风险因素尚未完全消除。比如,截至2022年12月6日,2022年沪深两市累积有62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注册制下新股有在上市后因亏损严重、财务造假等而被*ST或ST,以至于面临退市风险,也有企业刚上市,公司核心管理层就面临被调查或协助调查的情形。因此,更需要在发行上市审核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12月6日,年内共55家拟上市公司未能过会,其中有26家是由于过会问询被否。
三年行动计划侧重各有不同,体现沪深交易所明确的分工定位。沪深两所对未来三年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做出了总体性安排。共性来看,在新一轮的计划中,两所多措并举,均提出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要求,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加强高质量发展制度供给,服务企业融资,完善市场生态、退市机制,监管“数智化”转型、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优质资产配置等。差异化看,上交所持续赋能科技创新企业,推动央企估值水平提升,提出将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体现了坚守科创板,赋能“硬科技”的定位,同时,为配合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同步制定了新一轮央企综合服务相关安排;深交所侧重强调加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提出要优化主板发行上市条件,加快完善创业板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评价标准,探索建立分层次、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尤其强调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
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望迈上新的台阶,我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我们预期,经过新一轮提质方案的实施:1)对上市公司监管的系统性和时效性或显著提升;违规违法行为惩戒力度加大,中介机构责任进一步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也将更加真实、准确、完整。2)各方政府、部门、机构共建共治,监管与服务并举,职责进一步明晰;资本市场信息交流更加透明有效。3)退市常态化、精细化,出清提速,积极推动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构建诚信健康的市场生态形成长期利好。4)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公司治理更加规范,经营业绩向好。5)全面注册制持续推进,股票发行效率提升,优胜劣汰效应加快显现,叠加投融两端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金融和实体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需警惕发行制度调整、注册制改革进度不及预期、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波动、申报企业质量变化、产业结构导向调整、市场系统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