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工控自动化行业:龙头继续腾飞,百花也将齐放-221207

《长江证券-工控自动化行业:龙头继续腾飞,百花也将齐放-221207(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工控自动化行业:龙头继续腾飞,百花也将齐放-221207(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工控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各类产品差异化发展
工控行业按下游生产形态可分为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具有周期性、成长性、差异性的行业属性。1)周期性:工控行业需求与制造业投资景气周期相关,一般通用设备的周期为3-4年,上轮周期的底部距今约3年,当前制造业PMI与工控行业OEM市场规模增速正处于底部有望逐步开始抬升的阶段;2)成长性:当前工控行业在千亿规模量级下仍具有不俗增速,OEM市场/项目型市场规模17-21年CAGR分别为8.9%/4.0%,变频器、伺服、PLC合计规模18-21年CAGR为11.5%,快于行业增速;3)差异性:不同产品的增速呈现差异化发展,从大类来看,伺服、变频器、PLC在2018-2021年的复合增速分别约为14.4%、10.4%、9.2%,伺服增长最快;从细分产品来看,通用伺服增长最快,中高压变频器、小型PLC次之,由于不同产品下游有所差异,不同细分产品规模增速之间存在差异。
外资主导通用市场,差异化助力内资破局
外资在工控自动化整体市场中仍然占据较大份额,国产替代空间较大,不同细分品类的国产化率有所差异。PLC是行业集中度最高的工控产品,在大中型PLC市场,基本都是外资企业,根据2021年数据,龙头公司西门子市占率接近50%,前五大外资企业份额超88%;小型PLC的CR5市占率合计约71%,行业集中度仅次于大中型PLC,但有两家国产企业进入前五。目前除汇川外,国内公司在单一细分产品的市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产替代空间充足。外资产品策略通常以通用化、标准化为侧重点,而中国工控自动化下游细分行业纷繁复杂且别具特色,国产品牌借助非标路线和工程师红利来获取一定市占率。汇川技术通过工艺积累+品类扩张+强管理突破瓶颈成为国内工控行业领航者,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
筑底抬升,国产替代唱响本轮周期主旋律
现阶段来看,疫情影响下最差时点或将结束。一方面,目前疫情对生产的打断已过,企业均已恢复生产;另一方面,工控下游需求多元,部分行业增长态势较好,景气行业托底作用仍在。在OEM市场中,2022Q3电池行业规模同比增长23%,近两年来均维持高速增长。在项目型市场中,2022Q3化工行业规模同比增长19%,增速环比提升9pct。整体来看,项目型市场大部分细分行业均呈现正增速、增速环比提升的态势。企业中长期贷款是制造业资本开支的领先指标,日本机床对华销售订单是制造业资本开支的同步指标。10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4623亿元,同比增长111.1%;从移动12月平均来看,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延续6月降幅收窄趋势,Q4需求有望边际改善。从日本对华机床出口订单的情况也可以看到,10月订单增速同比增长28.8%,同样反映制造业Q4需求有望边际改善。在上轮周期,由于多数国产企业均处于市场拓展状态,仅汇川技术市占率提升较快。经过多年积淀+环境催化,国产替代有望进入加速期,本轮周期或将出现更多在细分行业市占率提升显著的国产企业。
风险提示
1、信贷社融表现不及预期、制造业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