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银行业:消费金融资产质量可控,断直连影响几何?-221206

《招商证券-银行业:消费金融资产质量可控,断直连影响几何?-221206(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银行业:消费金融资产质量可控,断直连影响几何?-221206(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当前消费金融低速增长,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17年消费贷爆发式增长,随后增速显著下滑。截至22年9月末,广义消费贷款规模为56万亿元,狭义消费贷款(狭义不包括按揭)规模为17.08万亿元。17年我国消费贷款激增,17年末有63%的高增速,与房地产限贷有关。17年末消费贷开启强监管模式,P2P也受到显著遏制,随着疫情抑制居民消费动力和场景,消费贷增速显著下滑,22年9月末狭义消费贷增速为5.42%。
以传统银行为中心,互金平台、民营银行和消金公司为辅的消费金融格局。商业银行占据绝对地位,信用卡约占51%市场份额,其次是银行自营的消费贷款,约占13%。随着监管逐步规范互联网金融管理,持牌消金公司或成为仅次于传统银行的主要参与主体。
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时期已经结束,消费金融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截至22年9月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62.4%,与美国日本杠杆率差距缩小,当前居民杠杆率处于平稳上升阶段,监管已明确提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预计消费金融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消费金融资产质量情况
22年4月消费贷款资产质量短暂恶化,二三季度保持平稳,10月末资产质量略有恶化。统计银行消金公司、非银消金公司、银行自营、信用卡四个门类的ABS的底层资产表现,22年逾期率和逾期1-30天比率普遍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且22年4月资产质量短暂恶化,中期保持平稳,近期随着疫情反复情况加重,消费贷款的逾期情况有所上升。
22年消费金融产品资产质量有所恶化,影响小于20年疫情。2020年疫情期间信用卡分期贷款逾期率从19年末的3.27%激升至3月末的峰值4.7%;2022年资产质量各指标上升幅度较为平缓。主要原因为:首先当前共债风险较小,P2P等互联网贷款受到遏制;其次,经过2020年疫情教训,银行优化了发卡策略,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对疫情易感人群的风控。
3、“断直连”影响几何?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了自2022年1月1日起,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将个人信息等直接提供至金融机构,须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
我们认为该政策对消费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影响较大,主要影响为:1、金融机构与平台间助贷业务的分润模式发生变化2、互联网助贷平台议价能力下降3、持牌征信公司进入红利期4、信用“白户”问题得到解决。
投资建议:当前消费金融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2年虽受疫情冲击,但资产质量整体可控。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将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消费金融市场广阔。
股票观点:个股积极把握两条主线。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及机构持仓比例均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较高,性价比凸显,下行空间有限。个股建议积极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江浙优质城商行主线,江浙优质银行处于“区域融资需求较好-贷款增速高-营收增速较高-信用成本下行-盈利增速更高”正循环之中,业绩确定性较高,我们主推江苏、宁波、杭州、南京等江浙优质城商行。银行短期股价表现的关键是业绩。二是房地产改善主线,把握房地产弹性标的。优质股份行房企融资占比相对较高,能够明显受益于房地产政策放松,建议关注招行、平安、兴业等优质股份行。12月金股-江苏银行、宁波银行。
风险提示:金融让利,息差收窄;疫情反复,经济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