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21206

《东吴证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2120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2120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目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分析高技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态势,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统筹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负责监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工业与信息化部其主要职责是指导软件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指导推进信息化工作,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助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
中国软件业行业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对各地软件企业认定机构的认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宣传贯彻国家政策法规,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会员和本行业愿望和要求。开展行业情况调查,提出本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咨询建议;负责软件产品登记认证和软件企业资质认证工作;订立本行业行规行约,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自律性,提倡公平竞争,维护行业利益;协助政府部门组织制定、修改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以及本行业的推荐性标准,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
行业基本风险
1、政策风险
从国家产业政策来看,公司从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范围。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产业政策中均涉及到游戏行业,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从目前来说,公司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但不能排除有关扶持政策的变化给公司经营带来的风险。
2、人才不足风险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以软件技术为核心发展力的行业,高速的行业增长凸显了人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软件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人才管理更需要一套成熟的体系。我国软件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相对不足,行业内高学历、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有限,导致行业内恶意争抢人才、人员流动频繁的现象时有发生。人员流动的不稳定性和人才稀缺的困境会制约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
3、技术和产品更新风险
持续的技术及产品研发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类产品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用户对软件及相关产品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升级。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及市场的发展趋势,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公司对产品和市场需求的把握出现偏差、不能及时调整技术和产品方向;或者因各种原因造成研发进度的拖延,将会使公司丧失技术的市场优势,从而存在无法给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或者无法满足客户新需求的风险。
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对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我国已出现了大批量小规模的软件企业。与此同时,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大型IT巨头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其在收缩全球业务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的布局,而其在软件及信息服务方面所研发的产品如SaaS企业服务平台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这使得国内的软件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