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风起云涌,钠电争锋-221204

《信达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风起云涌,钠电争锋-221204(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风起云涌,钠电争锋-221204(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展望及配置建议:
新能源汽车:
电池材料的升级是螺旋式上升的,包括钠离子、磷酸锰铁锂、PET铜箔等均是有望迎来产量元年,我们认为需要重视新技术的0-1的过程。近期在首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宁德时代表示通过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实现钠锂混搭,使钠离子电池应用有望扩展到500公里续航车型。钠电池具有远期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的特征,未来有望在电化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从产业节奏上看,我们认为22年是0-1过程,23年是订单兑现,24年是经营利润的兑现,这意味着当前时点,产业趋势是第一位的。从催化角度看,22年高碳酸锂价格催化了钠电池产业化,展望23年,碳酸锂价格仍有望维持高位,有望持续催化钠电池产业化发展;且在宁德时代等入场的带动下,产业的技术研发加速。我们预计钠离子电池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电动两轮车领域及A00级电动车领域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5%、5%、10%,对应2025年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到57.77GWh。从标的上看,建议关注电池端的传艺科技、维科技术,硬碳的元力股份、圣泉集团,正极端的振华新材、电解液的多氟多等。对于整体新能源车板块,11月部分新势力等车企的销量数据出炉,出现一定的分化,总体仍表现较好。我们维持此前观点,首推电池环节。首推电池环节,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推荐关注比亚迪、孚能科技、恩捷股份、信德新材、天赐材料、星源材质、德方纳米、超频三、中科电气、杉杉股份、中伟股份、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壹石通。
电力设备及储能:
电力设备方面,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我国两网规划“十四五”期间投资总额为2.9万亿,年均投资约5800亿,“十三五”电网投资年均约5140亿,中枢抬升显著。而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开工进度,1-10月投资总额为3511亿,我们认为今年受疫情影响投资基数相对较低,而今年的低基数叠加长期规划的中枢抬升,我们预计明年的电网投资增速较高,因此电力设备企业有望迎来行业Beta的机会。推荐成长性较高的一次设备龙头企业:思源电气;建议关注二次设备头部企业: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储能方面,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储能具有刚性需求。国内来看,我国具有提升储能实际效益政策频频出台,刺激明年储能需求高增,而且截至今年10月已开工和已启动EPC招标的项目规模达到21GWh,宣布招标但未启动的项目48GWh,合计70GWh,未来成长确定性较高。明年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储能经济性提升,储能装机有望超预期增长,我们预计国内储能新增装机21-2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19%。海外来看,美国政策积极推动,大储建设如火如荼,欧洲大储商业模式较为成熟多元,能源通胀叠加地缘政治刺激户储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全球储能21-25年复合增速高达90%,其中户储长期5年复合增速达91%。推荐全球户储龙头特斯拉产业链供应商:旭升股份,建议关注受益储能需求高增的产业链标的:储能电池产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比亚迪、天能股份、国轩高科;储能变流器企业:阳光电源、科士达、盛弘股份、科华数据、上能电气、固德威、锦浪科技;集成商企业:派能科技、四方股份、金盘科技、南网科技、南都电源。
光伏:
产业链价格拐点已现,海外需求放缓。进入四季度硅料新增产能释放,供给紧张得到缓解,产业链供给瓶颈打开。本周硅料价格下跌,根据PVINFOLINK,本周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为287元/KG,环比下降2.3%。主流一线厂商进入洽谈密集期,预计到本月中,硅料价格下降趋势将越发清晰。隆基绿能、TCL中环上周下调单晶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仍有较大幅变化,根据PVINFOLINK 182mm/150厚度硅片价格跌破每片7.0元水平的规模越来越大。进入12月,组件厂商开始降库存,下调排产,一线组件排产年末小幅下调约5-10%、中小型组件厂家下调15-20%,组件价格区间略微走跌。此外,根据PVINFOLINK,观察海外组件出口数据得出,整体海外需求延续下降趋势,仍处在去库存阶段,年底为传统淡季,整体海外需求相对较弱。目前市场对光伏需求的短期担忧主要来源于:北方冬季将至、全国疫情加剧等因素影响光伏项目建设进程,产业链价格仍维持在高位即将进入下行周期,部分业主或抱有观望心态。我们判断,随着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趋势越发清晰,对明年光伏装机需求的拉动预期将增强,短期需求担忧对板块影响较为有限。部分国内Q4未装机项目或将在明年Q1完成,2023Q1欧美市场或将呈现出圣诞节过后的需求快速回暖态势,2023Q1全球光伏市场或将呈现淡季不淡。2023年全年,随着产业链成本下降、新技术突破、集中式起量,中欧需求有望延续高增、美国需求回暖,全球光伏需求增速有望在40%左右。目前一体化组件、逆变器、核心辅材环节等估值已经具备较强的吸引力,看好明年光伏国内外需求高增,推荐昱能科技、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建议关注捷佳伟创、隆基绿能、金博股份、福斯特、海优新材、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禾迈股份等。
风电:
海风机组招标景气度依旧,明年相关标的弹性较大。我们从招标、前期工作等方面进行跟踪:1)据风芒能源公众号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2.09GW海上风电项目完成风机中标。2)近期广东、海南、上海等省市开启新海风项目的前期工作。广东省国家电投揭阳靖海150MW海上风电项目增容项目获得核准;海南省华能临高600MW海上风电项目顺利获得海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当前海南省累计已核准3.5GW海上风电项目;上海市发改委公布杭州湾海风项目竞争性配置方案,包括金山二期200MW、东海大桥三期150MW、奉贤二期250MW、奉贤四期200MW。此外,《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提到,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场址中心离岸距离大于等于50公里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奖励标准为500元/千瓦。单个项目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我们认为,今年海风板块装机受天气、审批因素影响,股价已有较大调整,我们认为明年海风需求无需过多担心。当前低基数情况下,继续看好明年海风相关标的业绩增速。推荐东方电缆、恒润股份,关注新强联、海力风电、宝胜股份、汉缆股份。
行业动态:
新能源发电和储能:
1)1-10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431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0.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3425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7%。
2)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各电网企业需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
3)《北京市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积极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落实绿色电力生产、消费证书制度要求,支持以风电、光伏为主的绿色能源开发和消纳利用,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优化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抵销机制,推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