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贵州茅台-600519-公司深度报告(上下篇完整版):行稳致远,价格闯关,白酒巨擘,架海擎天-221121

《东海证券-贵州茅台-600519-公司深度报告(上下篇完整版):行稳致远,价格闯关,白酒巨擘,架海擎天-221121(1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海证券-贵州茅台-600519-公司深度报告(上下篇完整版):行稳致远,价格闯关,白酒巨擘,架海擎天-221121(121页).pdf(1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纵向:2013年的“行业调整期”不仅让茅台完成了一次行业成熟以来相对困难的压力测试,也因为价盘的稳定,自此和竞品拉开差距,成为高端白酒市场的真正的王者。20世纪的生产工艺精耕细琢奠定了茅台成功的基础,21世纪以来渠道的改革则成就了茅台爬上巅峰。
我们纵向剖析了贵州茅台的发展历程,并发现三条发展主线。
①价格:为公司长期发展之茅。
②品质:为公司长期发展之盾。
③渠道:决定了公司发展的节奏。
纵向历史:质量为本,价格为先
①建国前:三“茅”鼎立,声誉确立。茅台镇酒文化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1745年运河疏通“川盐入黔”致茅台镇酒及以及声誉“全国化”;三“茅”时代(华茅、王茅、赖茅)开始后,1915年通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实现声誉“全球化”,通过五大催化剂,在茅台酒厂成立前,实现了其声誉基础。
②1949-1978年:保证质量,规范生产。三“茅”于1952年完成合并,经过10年微利、16年亏损,并通过三大磨难(“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大跃进”及三年困难时期、“文革时期”),最终实现了本阶段最重要的两件事——稳定质量、实现标准化。
③1978-1989年:提升内控,规范运营。市场化之前给了茅台酒厂11年时间提升“内功”——体现在从此前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升)转化到企业效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运营效率提升)上。随后即便该阶段仍然遇到过一定市场困难(如1985年“创业潮”挖角、掉产等),对企业本身发展基本不产生实质影响。
④1989-1997年:政策春风,半市场化探索。1988年茅台酒厂平稳度过紧缩管理及名酒控购政策困难后,在放开名酒价格政策的催化下,茅台真正开始了涨价征程,并在初步市场化的行业中,做足市场化探索(探索自建渠道)及生产准备(继续扩大产能),为1998年以后行业正式进入市场化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⑤1998-2012年:行业东风,全面提升。在需求、政策环境完善的情况下,国内各行业迎来了“量的提升”。白酒龙头因国企为主,发展更早,在产能的“量”相对充足的背景下,伴随行业从半市场化向市场化变革的过程中,营销优化、产品高端化,使“质”的提升始终围绕行业。茅台于1995年被五粮液产品终端价超越,但随着专注主业、专注高端,2005年利润超越五粮液,2013年收入、出厂价全面超越五粮液,重回行业老大地位。
⑥2013-2015年:价格闯关,地位确立。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下,白酒消费进入低谷,茅台通过稳健的价格策略,适当的经销商政策,稳住了价格,进一步拉开了和竞争对手差距,自此阶段之后,茅台真正实现了竞争地位的确立。
⑦2016-至今:稳固地位,渠道改革。茅台通过2013-2015年行业调整期后,实现了真正的“供不应求”及稳固的国酒领军地位。在品牌宣传需求降低之后,渠道管理进一步精细化、均衡化,以及第二增长曲线的探索,二者带来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的提升,成为这个阶段发展的核心。
横向:“王者”光环下,茅台产品不仅价格具有优势,渠道利润也远高于竞品,成为国内白酒单品中仅有的“卖方市场”。优质的产品质量、独特的“酱香型”口味、“国家名片”级别的品牌力带来的稳健需求和有限产能的矛盾长期存在,这将进一步推升单品的优势地位,并惠及系列产品发展,而直营化和“i茅台”将成为这一切的催化剂。
业绩:长期稳健,看好2023年。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094.6亿元(+11.71%),524.6亿元(+12.34%)。2012年以来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17.1、16.5%,维持高增,即便在受“三公消费”影响的2015、2015年,公司业绩仍维持正增长,韧劲较强。2022以来自i茅台、茅台1935带来主要业绩增量的情况下,高成长持续,并留有余力。2022Q1-Q3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达897.9亿元(+16.52%),444.0亿元(+19.14%)。基于直营化持续、新品放量、基酒充足、3万吨系列酒产能释放,以及公司领导战略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的2023年。
公司:产品优质,直营加速,产能充足,优势持续。
①产品:品质独特,矩阵丰满。1>品质独特:低海拔、优原料,“12987”坤沙工艺及4年贮存自始便铸就独特口味和优质口碑,手工文化、勾兑工艺则缔造了“奢侈品”的底层逻辑。2>矩阵丰满:“133”战略以来,茅台酒产品矩阵高端形象逐步丰满,而系列酒各价位带布局逐步成熟,新品茅台1935核心驱动之一。
②渠道:直营化加速。1>渠道优化:近5年来经过取消批条制度、经销商“严打”、签约KA直营、平台电商并建立线上自营平台,渠道结构趋于优化合理,能够在终端价平稳同时实现吨价提升。2>直营化加速:通过i茅台建立、高吨价单品以零售价售卖,直营加速,空间仍大。3>渠道驱动足:“小商制”、“高渠道利润”、“谨慎提价”成为渠道驱动力和可控性较高的核心原因。
③产能释放:1>茅台酒。按照2.5%损耗,20%老酒留存率、15%老酒添加比例,我们可以预测2025年茅台酒可供销量分别达4.79万吨,2021-2026销量CAGR仍可达7%。短期,中华片区产能“十四五规划”空间仍存;长期,按遵义市2035远景纲要目标,茅台酒产能2021-2035年产量CAGR达6%。2>系列酒。3万吨酱香系列酒2021工程进度58%,完全投产临近,将尽快打开公司产能瓶颈。
④管理特色:“师徒制”形成高效传承,“藏惠于农”稳定高质资源。
行业:模式优越,分层竞争。①模式优越:因成本主要为粮食及包材叠加龙头品牌强低费率,整体呈现高盈利;优势品牌配额制、预付款制度,带来白酒行业稳健现金流;无需处理库存,基酒、成品酒库存增值。这导致白酒上市公司普遍强业绩、高持仓。②分层竞争:白酒因地域、价位、场景等因素存在多个细分市场,致龙头对腰部尾部企业竞争有限,并且随着白酒价格提升,市场细分度进一步提升,百花齐放。③价格成就真实壁垒:在“量减价增”行业趋势下、叠加白酒高呈现“沙漏特征”(价位段,行业规模两头大,中间小),价增成为品牌发展首要选择。长期来看,高端确定性强,次高端空间仍大,地域酒受益地域高复购,望持续迎品牌升级。
投资建议:在行业模式优、公司龙头地位明确,主业(茅台酒)优势强,第二曲线(系列酒)增长快的背景下,随着直营占比持续提升,我们对未来公司业绩长期看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9.19%、19.53%和13.95%。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管控的风险;产量提升可能不及预期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品牌声誉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