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拼多多-PDD.US-3Q22点评:性价比定位稳固,品牌化进展顺利,收入和利润超预期-221201

《东方证券-拼多多-PDD.US-3Q22点评:性价比定位稳固,品牌化进展顺利,收入和利润超预期-22120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拼多多-PDD.US-3Q22点评:性价比定位稳固,品牌化进展顺利,收入和利润超预期-22120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月活跃用户数平稳增长。公司本季度不披露年活跃买家数和月活用户数,根据第三方QM数据,拼多多3Q22的平均月活同比增速保持加速(22年1Q/2Q/3Q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3%/19%/28%),我们预计平台的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
收入大幅超预期,广告货币化率显著提升。3Q22公司收入355亿,同比增长65%,比彭博市场一致预期(11/28)309亿元高出15%。拆分来看:广告收入284亿元(yoy+58%,市场一致预期35%),佣金收入70亿元(yoy+102%)。如果假设公司3Q22的主站电商GMV增速为23%,推算出主站当季的电商的广告货币化率达到4.04%,和2021全年的3.08%及我们推算2Q22的3.90%有进一步提升。
品牌化持续推进,在3C、美妆、家电等品类有所突破。管理层在3Q22的公开业绩会上表示,拼多多用户对品质好货的需求旺盛,和平台合作的品牌在增加,在3C、家电、美妆等品类消费者有正面的反馈。我们认为在消费需求较为疲软的环境下,拼多多将受益于高性价比的定位,近期平台也加大了对用户的补贴力度(本季度销售费用同比/环比明显提升),用户对平台的需求度会提升(从平台的活跃用户快速增长可推测出),而品牌商户也会跟随消费者需求,加大对拼多多平台的经营和投入力度。而品牌化的推进,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及粘性,也有利于平台整体货币化率的提升。
销售费用投入有所加大,但受益于收入高速增长利润仍大幅超预期。公司3Q22的Non-GAAP归属净利润达到124亿元(彭博一致预期为71亿元),利润率达35.1%,为利润及利润率的历史最高季度。拆分来看:平台的毛利率同比提升9.6pp(已恢复到多多买菜业务开启之前的毛利率水平);本季度销售费用达14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加40%/24%,我们认为一方面和国内电商平台的促销、补贴增加有关,一方面也和拼多多的海外业务投入有关(Temu于9/1上线),但由于收入增速更快,因此费率同比下降7.1pp;研发和管理费用同比合计下降2.8 pp。我们测算,如果剔除多多买菜的亏损(假设其调整净亏损为5亿)、海外的投入(假设投入7亿元),那么主站电商业务的调整净利润为137亿元(利润率约45%)。
跨境电商平台业务正快速起量。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已于9月正式在海外上线,主要服务于北美地区,根据媒体报道,TEMU上线后多日在美国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购物应用榜单;上线一月后,Temu的日均GMV破150万美元,入驻商家近3万个,SKU在30-40万,涵盖了24个一级类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3Q22的货币化率提升幅度及品牌化进展超预期,因此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经调整归属利润419/578/743亿元(原预测405/530/674亿元)。采用SOTP估值:1)已盈利的电商主站采用PE估值(23年行业均值12),预计23年经调整净利633亿元,给予估值1056亿USD(美元汇率7.20);2)高成长、高投入期的多多买菜采用P/GMV估值(行业均值0.6),给予估值143亿USD。综上,给予拼多多目标价94.82美元/ADS,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站用户渗透率达高位后收入增速放缓、海外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多多买菜进度不及预期、货币化率提升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