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固收12月转债优选组合-221130.pdf
大小:74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固收12月转债优选组合-221130

中信建投-固收12月转债优选组合-221130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固收12月转债优选组合-22113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固收12月转债优选组合-22113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信息或事件:
  12月转债优选组合:苏银、大秦、永02、博汇、长海、大参、嘉泽、中特、华兴、赛轮。
  此外,鉴于我们前期报告中的高股息+票息策略较好的回测结果,我们从12月开始按照此线索构建高股息+票息组合,并持续跟踪收益,12月该组合为:洪城、苏租、大秦、中钢、南银、成银、东风、嘉泽、苏行、招路。
  简评:
  12月转债市场展望:权益市场底部,配置性价比提升
  回顾下半年以来市场走势,8-10月份,我们认为对转债市场估值应多一分谨慎,尤需警惕转债估值出现的负反馈循环;11月初市场出现企稳信号,交易金额逐步企稳回升且投资者结构趋于稳定,市场摆脱前期负循环的不利影响,但11月中旬遇到债市波动,转债市场估值出现明显的压缩。
  展望12月,我们认为11月出现的估值压缩大幅提升了转债的配置性价比。截至2022年11月27日,可转债市场隐含波动率均值41.8%,处于2017年以来的88%分位数水平,较前期已有较大回落,转债的高估值风险已受益于一系列转债新规与债市波动而有明显化解。虽当下转债市场的估值水位仍较我们35%-40%的目标配置区间略高,但基于①转债新规影响褪去,可转债市场投资人结构趋于稳定、流动性触底回升;②权益市场整体处于底部水平,股-债性价比不断提升,我们认为当前转债市场估值处于阶段底部,具备配置价值。
  组合思路:我们优选十只个券构成等权组合,以中证转债指数为比较基准。其中金融权重转债选择高股息的苏银转债(江苏银行),同时加入高股息低溢价的大秦转债(大秦铁路),以及正股估值处于低位、业绩稳健的嘉泽转债(嘉泽新能)。在制造强国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永02(永创智能)在食品消费领域的包装设备有望持续追赶海外巨头步伐,存在进口替代逻辑。华兴转债(华兴源创)面板检测迭代需求扩大,布局半导体、新能源检测迎第二成长曲线。中特转债(中信特钢)特钢赛道领先顺应高端制造趋势,下游机械、能源、汽车等需求有望回升;化工方面行业整体面临压力,但是博汇转债(博汇股份)产业链较短,专注细分赛道,经营和业绩高速增长,转债也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建材行业Q3调整较大,存在超跌反弹机会,长海转债(长海股份)产能持续释放驱动业绩增长,技改布局风电等领域;持续看好医药赛道的投资机会,放入大参转债(大参林)。此外延续低估值新债/次新债线索,加入赛轮转债(赛轮轮胎)。
  12月转债高股息+票息组合:
  在可转债整体估值水位仍然偏高的当下,一些蓝筹股由于波动率较低,其转债估值亦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在实际投资中,投资人对此类转债的“股息回报”常常忽略,即平价伴随正股现金分红而不断提升。
  我们按照高股息+票息的线索,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在不考虑交易手续费、月度调仓的情况下,此策略自2020年以来跑赢中证指数43%;2021年以来跑赢中证指数32%;2022年至今跑赢中证指数6.2%。具体筛选标准为:①剩余期限应大于1.5年且平价介于50元与125元之间;②平价+100×转股溢价率<140;③过去三年间,各年度均有现金分红,且分红金额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应小于0.6,同时不得有两年及以上的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100%。在以上满足条件的个券中,选择股息+票息预期回报率排名前十转债构成组合。(具体参见我们2022年9月5日发布的研报《如何在股息&票息双重框架下择券?——可转债投资手册十一》)
  鉴于高股息+票息策略较好的回测结果,我们从12月开始按照此线索构建组合,并持续跟踪收益。12月份高股息+票息策略组合个券为:洪城、苏租、大秦、中钢、南银、成银、东风、嘉泽、苏行、招路
  风险提示
  权益市场高波动,应注意“双高”和强赎风险。“双高”转债股性较强,一旦正股走弱,股价预期也随之走低,可能面临转换价值和转股溢价率的双重压缩。同时,正股走势的高不确定性会使发行人求稳心理占据上风,在面临强赎抉择时倾向于提前赎回,需重点规避相关风险。
  万得全A的盈利修复仍存不确定性,业绩压力下部分正股可能有所回调,应注意发行人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从中周期维度来看,权益市场更多是赚EPS的钱,虽然流动性宽松阶段性拔估值,但是如果盈利增速没有跟上,后续也会随着抱团瓦解而均值回归。
  中美经济周期错位,海外加息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压,应注意极端情况下国内货币政策转向的风险。目前国内流动性相对宽松,宽信用见效前宽货币在短期内预计将会维持,未来若美国通胀持续处于高位,市场对美联储紧缩力度的预期大幅提高,而国内经济筑底完成、复苏加快,国内货币政策或边际收紧,压制转债估值。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