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建投-浙数文化-600633-数字经济核心资源,浙数文化率先布局或将受益-221130

《中心建投-浙数文化-600633-数字经济核心资源,浙数文化率先布局或将受益-22113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建投-浙数文化-600633-数字经济核心资源,浙数文化率先布局或将受益-22113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从2021年底起,一系列包括数据确权、数据流通和交易等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在国务院、地方文件和讲话中被反复提及。相关情况如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据要素的重要性。
该《规划》由国务院于2021年12月12日印发,其中提到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而数据资源是其中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因此《规划》在“面临形势”的部分提到,要切实用好数据要素这一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数据基础制度构筑在深改委《意见》中被进一步提及。2022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此外,会上关于相关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
1)数据产权制度: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
2)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要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和监管规则体系,建设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于同样提到关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10月28日,何立峰作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到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的制定已有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机构在积极参与中。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数据交易平台发展白皮书》和证券时报,截至8月,全国已成立44家数据交易机构,此后苏州、广州、深圳等地的数据交易所陆续揭牌。除履行交易职责以外,发展相对成熟的机构也在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如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参与编制《数据产品交易标准化白皮书》,并于11月12日发布
投资建议:浙数文化作为早期入局者,预计受益政策推动的行业发展浙数文化自2016年开始布局数据交易业务,参与设立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2016年3月29日,浙江省政府同意公司设立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浙数文化出资5320万元,持股53.2%。据首版《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交易中心的建设为增发预案的募集资金用途之一,但据后续修订稿,改为使用自筹资金。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于2017年对整体商业模式进行进一步规划。据浙数文化2017年年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自主研发了大数据确权平台,设立了智能制造行业运营分中心,与国际科技成果转移网络(ITTN)签订战略协议,尝试将大数据交易中心业务模块全面升级。
此后大数据交易中心不断进行股权优化,及探索培育生态体系。据浙数文化2021年年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一方面在大力探索数据资产的产品化、标准化,围绕交易中心培育新的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也在不断优化股权结构。2021年,公司出售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5%的股权,据企查查,公司目前持股48.20%,仍为第一大股东。
主营业务方面,公司近期由于新业务发展,收入结构变动导致利润率降低。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9.35亿元,同比增长75.74%,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减少23.65%,扣非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21.93%。
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投资建议:浙数文化作为早期入局者,预计受益政策推动的行业发展浙数文化自2016年开始布局数据交易业务,参与设立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2016年3月29日,浙江省政府同意公司设立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浙数文化出资5320万元,持股53.2%。据首版《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交易中心的建设为增发预案的募集资金用途之一,但据后续修订稿,改为使用自筹资金。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于2017年对整体商业模式进行进一步规划。据浙数文化2017年年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自主研发了大数据确权平台,设立了智能制造行业运营分中心,与国际科技成果转移网络(ITTN)签订战略协议,尝试将大数据交易中心业务模块全面升级。
此后大数据交易中心不断进行股权优化,及探索培育生态体系。据浙数文化2021年年报,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一方面在大力探索数据资产的产品化、标准化,围绕交易中心培育新的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也在不断优化股权结构。2021年,公司出售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5%的股权,据企查查,公司目前持股48.20%,仍为第一大股东。
主营业务方面,公司近期由于新业务发展,收入结构变动导致利润率降低。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9.35亿元,同比增长75.74%,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减少23.65%,扣非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21.93%。贡献公司主要收入的子公司分别为边锋网络和富春云科技。边锋网络业务主要包括在线游戏运营和在线社交;富春云科技旗下主要为IDC业务。各子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务进展情况如下:
1)数字文化业务:2022年上半年,子公司边锋网络实现营业收入20.59亿,同比增长78.16%,净利润4.07亿,同比增长8.80%,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系在线社交业务,在线游戏运营业务发展平稳。但是净利率同比减少12.61pct至19.78%,预计主要系在线社交业务毛利率拖累公司整体情况。
2)数字科技业务:2022年上半年,子公司富春云科技实现收入2.06亿,同比增长49.03%,净利润0.43亿,同比下降5.74%。IDC业务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杭州富阳园区业务稳健增长,现有机柜上电率达75%,北京益园四季青数据中心的建设在持续推进中。按股权激励业绩目标计算,公司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据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2-2023年,公司的业绩考核目标为归母净利润不低于6.12/6.45亿元,业绩目标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38%/5.39%。根据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实现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因此经过调整,我们预计2022-2023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5.20/6.45亿元,同比增长0.65%/24.04%,预计2023年将实现业绩目标,11月31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0.40/16.44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数据交易试点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隐私保护政策趋严的风险、数据交易监管的风险、数据资源价格上涨的风险、数据的公允价值难以判断的风险、数据供给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背景面临监管的风险、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加密算法存在漏洞的风险、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交易所间竞争加剧的风险、数据服务商面临严格资质监管的风险、商业模式创新失败的风险、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