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跟踪点评: 关注四季度新材料下游需求改善带来的机会-221129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跟踪点评: 关注四季度新材料下游需求改善带来的机会-2211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跟踪点评: 关注四季度新材料下游需求改善带来的机会-2211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联合利华布局发酵技术,消费领域合成生物学应用空间巨大。2.半导体下游需求有望筑底回升,国产化率有持续上升逻辑的标的更受益。3.高端制造新材料持续受益于军民两用需求,看好相关产业链。4.硅料价格下降趋势较为明确,开工率回升的硅片以及量增逻辑明确的辅材环节受到关注。建议聚焦以下主线:1.生物类材料领域华恒生物、嘉必优、凯赛生物;2.电子&半导体新材料:光刻胶领域华懋科技;硅片领域TCL中环;特气领域华特气体;CMP领域鼎龙股份;OLED终端材料领域莱特光电;PI薄膜领域瑞华泰;3.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催化剂领域凯立新材;碳纤维领域中复神鹰和光威复材;4.新能源&电力材料:光伏领域TCL中环,关注宇邦新材、激智科技、欧晶科技。
▍短期修复节奏有所放缓,看好低估值和下游高需求的新材料板块。以中信证券研究部新材料组跟踪的新能源&电力材料、半导体&电子新材料、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生物合成&消费类材料公司为范围,上周(11月21日至11月25日)下跌2.7%,高于万得全A指数1.4%的跌幅。我们认为当下市场中期全面修复的趋势较为明确,但短期修复节奏有所放缓,而低估值新材料板块阻力较小,有望迎来更大弹性。另一方面,当经济恢复进入新稳态后,市场将会步入由业绩驱动的下半场,我们看好光伏产业链今明两年产销数据,同时科技和电子消费需求明年有望回升,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生物类材料:联合利华布局精准发酵技术,看好合成生物学在消费品领域的广阔空间。
据《时代周刊》报道,近日联合利华研发负责人透露公司正在与外部合作,以利用精准发酵技术来生产非奶牛来源乳品实现减排,相关产品可能将在1年之内推出,同时联合利华冰淇淋部门总裁表示公司将精准发酵视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面对传统畜牧行业造成的气候问题,精准发酵和合成生物学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新兴技术,通用磨坊、玛氏、雀巢等国际著名企业均推出或布局相关新产品。我们认为未来合成生物学将在食品饮料、化妆品、日化等日常消费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关注华恒生物(氨基酸产业链&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嘉必优(ARA&DHA&SA&HMOs)。
▍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消费市场去库明显,需求有望回升,关注国产化率有持续上升逻辑的标的。
《科创板日报》14日报道,中国台湾地区消费电子品牌厂自今年第二季起面临高库存压力,但随着库存管控策略逐渐奏效,华硕、宏碁、双A、技嘉、微星等三季度库存金额持续下降,单季平均环比下降一成以上,预期第四季可望续降,有望最快年底回到健康水位。短期看,消费类市场去库存明显,景气有望筑底回升,工业类需求增长稳健,晶圆厂稼动率有望在明年维度回升。中长期维度看,国产替代依旧是主线,半导体材料端需关注国产化率有持续上升逻辑的标的,重点推荐光刻胶板块的华懋科技,以及具备国产替代提升逻辑和海外供应能力的TCL中环(硅片)、华特气体(特气)、鼎龙股份(CMP)。消费电子领域建议关注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和瑞华泰(PI薄膜)。
▍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持续受军民两用双轮驱动,看好相关产业链。
1)医药板块景气度持续回升,叠加中国原料药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合成对贵金属催化剂的需求有望维持高速增长,建议关注凯立新材(贵金属催化剂)。2)截至11月25日,百川盈孚数据显示T700级(12K)碳纤维市场均价较年初降幅最小,仅为1.3%,且在2023年碳纤维新建产能中占比较小,我们认为明年在碳纤维产能投放冲击下(以大丝束扩产为主),T700级及更高性能的12K及以下丝束规格供应商承压更小,建议关注小丝束龙头中复神鹰。3)当前我国军机数量和结构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军机换装列装正加速,产业链上游材料企业需求依旧旺盛,而上游材料企业于2018年起至今纷纷进行新产能建设,多数企业将于2022年-2023年迎来新建产能共振集中爬坡达产阶段,营收和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建议关注光威复材(军用碳纤维)。
▍新能源&电力材料:硅料价格下行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开工率回升的硅片以及量增逻辑明确的辅材环节。
1)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9.2%。10月光伏新增装机5.64GW,同比增长50.4%,环比下降30.6%。1-10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58.24GW,同比增长99%。2)根据PVInfoLink数据,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格下降1元/kg,硅料价格下行趋势已经基本确立。3)11月27日索比光伏网刊登中环最新单晶硅片价格公示,中环将不再提供166mm及以下尺寸硅片生产。P型硅片方面,218.2mm、210mm、182mm硅片(均为150厚度)硅片分别降价0.47元/片、0.43元/片和0.33元/片。N型硅片方面,210mm硅片(150和130厚度)均降价0.46元/片,182mm硅片(150和130厚度)分别降价0.36元/片和0.35元/片。P型、N型硅片降价将促使电池、组件企业生产成本平均分别下降4.1-4.5分/W和4.26-4.45分/W。
随着四季度多晶硅产能逐渐释放,我们预计硅料价格下行速度有望加快,产业链整体需求有望回暖,建议继续关注开工率维持高位的硅片龙头企业,以及受益放量逻辑,并且在行业技术迭代过程中受益的辅材环节,如POE胶膜、光伏焊带、石英坩埚等。推荐TCL中环,建议关注宇邦新材、激智科技、欧晶科技。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反复引起的区域性停工停产和物流限制;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调整的风险。
▍投资策略:1.联合利华布局发酵技术,消费领域合成生物学应用空间巨大。2.半导体下游需求有望筑底回升,国产化率有持续上升逻辑的标的更受益。3.高端制造新材料持续受益于军民两用需求,看好相关产业链。4.硅料价格下降趋势较为确定,开工率回升的硅片以及量增逻辑明确的辅材环节受到关注。建议聚焦以下主线:1.生物类材料领域华恒生物、嘉必优、凯赛生物;2.电子&半导体新材料:光刻胶领域华懋科技;硅片领域TCL中环;特气领域华特气体;CMP领域鼎龙股份;OLED终端材料领域莱特光电;PI薄膜领域瑞华泰;3.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催化剂领域凯立新材;碳纤维领域中复神鹰和光威复材;4.新能源&电力材料:光伏领域TCL中环,关注宇邦新材、激智科技、欧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