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化工行业:“金融16条”助地产修复,草甘膦开启联合限产,出口量与冬储推动化肥涨价,PVC、氨基酸价格走高-221128

《兴业证券-化工行业:“金融16条”助地产修复,草甘膦开启联合限产,出口量与冬储推动化肥涨价,PVC、氨基酸价格走高-221128(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化工行业:“金融16条”助地产修复,草甘膦开启联合限产,出口量与冬储推动化肥涨价,PVC、氨基酸价格走高-221128(49页).pdf(4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出台“金融16条”,多家银行与房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地产产业链需求预期改善。11月23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通知,出台《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即“金融16条”)要求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并发布六方面16条具体措施。随着通知的发布,各大银行迅速推进,多家银行与房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我们认为,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阶段,地产产业链需求预期改善。建议关注:纯碱、钛白粉、建筑胶等。
草甘膦行业开启产业协作限产,行业有望回归紧平衡。根据草甘膦产业协作组传来的最新消息,为了落实国家“双控”和“双碳”政策,有序开发利用有限的磷矿资源,实现草甘膦行业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相关生产企业决定于11月中旬开始通过生产装置轮流检修等方式来压减草甘膦产量。按照减产的目标,每月限产约为总产量的1/3,预计每月减少草甘膦产量约20000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草甘膦行业进入2023年种植季的冬储备肥阶段,产量大幅下降之后行业供需有望趋于紧平衡。
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本周CCPI较上周下跌0.4%,较上月同期下跌1.4%,年内下跌7.1%,较去年同期下跌8.8%。
本周涨幅较大的产品:英国NBP现货(远期合约),+152%;日本LNG现货,+27%;美国Henry Hub期货(主连合约),+13%;TTF现货,+11%;碳铵(山西),+9%。
本周跌幅较大的产品:R142b(山东华安),-40%;三氯甲烷(华东),-18%;美国N.Y. Hub现货,-17%;四氯乙烯(华东),-12%;Dubai现货,-12%。
化企核心资产配置性价比持续凸显。从国内化工产业的长周期发展逻辑来看,在安环趋严、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身处规范化重点园区、自身环保达标、拥有一体化产业链、规模化与技术领先实现的成本优势、持续稳定的资本开支等优势的领先企业将持续受益,强者恒强格局持续强化。特别是站在当前时点,化企龙头在基本面缓慢恢复的背景下,估值已跌至较低水平,以龙头公司周期底部业绩测算来看,该估值仍具有极强安全边际,化企核心资产配置性价比持续凸显。重点推荐:中国化工产业格局重塑关键力量,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等。
农药/化肥:国内“二十大”报告再度重申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国内农药、化肥等农资品为刚性需求支撑。当前海外虽受到通胀影响,但是农化产品具备资源+刚需特性,2022年全球农化景气周期有望持续。从农化产业链看,磷肥原材料磷矿石价格尚处高位,磷矿-磷肥一体化企业受益,建议关注磷矿资源优势企业云天化、川恒股份、川发龙蟒、兴发集团。农药方面,安环收紧下农药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头部企业新一轮产能投放在即,我们建议关注农药行业内具备领先工程化技术、原研药研发及推广实力的原药企业和拥有全球化渠道的制剂企业。建议关注原药:扬农化工、江山股份、广信股份;制剂:润丰股份;农药中间体:联化科技。
化纤:以涤纶长丝POY为例,当前价格/价差分别处16.7%和3.6%的历史分位,未来随着疫情缓解,化纤下游纺服需求继续修复,有望进一步加速产品价格与价差的修复。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
轮胎:原料端,除炭黑外轮胎上游生产原料价格均已有所回落,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刺激退潮,原料需求边际回落,其价格有望持续降低。海运端,2022年以来,海运供需错配缓解,全球海运费出现明显回落,未来仍存下降预期,利好轮胎产品出口。在行业修复的大背景下,胎企盈利水平有望迎来持续改善,国内头部企业产能扩张迅速,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迎来行业修复与自身成长的共振,投资布局价值凸显。重点推荐国内轮胎领军企业: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
新材料:锂电材料:汽车电动化趋势已成,动力电池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光伏材料:十四五规划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进一步提升,下游光伏装机或迎增长,驱动光伏新材料需求。风电材料:大型风光基地项目持续推进,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叶片材料迎来革新机遇。半导体材料:国内晶圆厂扩产拉动材料需求,高端光刻胶、CMP抛光垫等对外依存度高,贸易不确定性和产业升级加速国产化。胶膜材料:中国高端制造崛起亟须国产胶膜材料配套,OCA光学级、MLCC离型膜正处于国产化从0到1的阶段。尾气催化材料:“国六”排放标准分阶段执行,沸石、蜂窝陶瓷等相关产品有望持续放量。关注动力电池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新宙邦,正极材料龙头当升科技,光伏胶膜全球龙头福斯特,积极布局半导体材料的化工新材料原创技术平台昊华科技,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光刻胶龙头彤程新材,贯通芯片制造、封装的电子材料平台型公司雅克科技,催化材料领先企业国瓷材料、万润股份,风电叶片固化剂细分领域龙头阿科力、濮阳惠成。
下游冬储需求增长,化肥价格上涨。
下游需求良好,尿素价格上涨。根据百川资讯,本周尿素行业开工率为70.77%,周环比下降2.25 pcts,内蒙联化、四川美丰以及山西天源部分装置停车检修,加上局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运输受限,导致尿素供应紧张。需求方面,东北市场提前进入备肥阶段,下游复合肥企业开工率回升,对尿素采购积极性增加。出口方面,11月21日印度发出147吨LOI,其中中国尿素企业供应27.5万吨,下一轮印标将在12月初发布,目标采购量为100-200万吨,叠加目前法检通过的尿素出口量增加,海外需求提振国内尿素价格上涨。本周尿素(山东)价格为2780元/吨,周环比上涨6.9%;尿素-烟煤价差扩大28.3%至1529元/吨。
磷酸一铵价格上涨。根据百川资讯,供应方面,本周湖北部分大厂装置检修结束,加上西南地区有企业复工,磷酸一铵行业开工率周环比上涨5.49 pcts至44.42%。需求方面,下游复合肥企业开工率回升,对磷酸一铵按需采购。上游方面,原料磷矿石价格高位,原料合成氨、硫磺价格上涨,从成本端支撑磷酸一铵价格。本周磷酸一铵(55%粉,江苏)价格为3400元/吨,周环比上涨4.6%;一铵-磷矿石-液氨-硫磺价差扩大288.5%至224元/吨。
PVC价格上涨。根据百川资讯,供应方面,本周电石法PVC装置开工率环比上涨0.34 pcts至67.75%,乙烯法PVC装置开工率环比上涨3.92pcts至83.21%。部分区域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运输受到限制,行业内现货货源有限。需求方面,下游PVC制品企业开工率在40%-60%之间,对PVC维持刚需采购,目前部分PVC生产企业预售货源排单7-10天左右。上游方面,本周电石(西北)价格环比上周上涨0.7%至3726元/吨,高价支撑PVC价格。本周PVC(乙烯法,长三角)、PVC(电石法,长三角)价格分别为6225元/吨、6115元/吨,周环比上涨2.0%、2.9%;PVC乙烯法价差扩大12.2%至3017元/吨,PVC电石法价差扩大1205.0%至144元/吨。
丁辛醇价格上涨。根据百川资讯,供应方面,本周正丁醇行业开工率为79.90%,周环比上涨8.13pcts,万华化学、齐鲁石化检修装置恢复满负荷生产;辛醇行业开工率为88.82%,周环比上涨0.94 pcts,市场供应量增加。需求方面,山东疫情导致部分下游厂家担心后续物流受阻,对正丁醇采购积极性增加;辛醇下游增塑剂工厂部分检修装置重启,对辛醇需求有所增加。本周正丁醇(华东)、异辛醇(华东)价格分别为7800元/吨、9600元/吨,周环比分别上涨2.0%、2.1%。
需求较好,色氨酸、缬氨酸价格上涨。由于豆粕价格高位,作为替代品的色氨酸、缬氨酸需求较好,行业内厂家上调出厂价格。本周色氨酸(99%,国产)、缬氨酸(99%,国产)价格分别为71、25元/千克,周环比分别增长3.6%、2.0%。
邻硝基氯苯价格上涨。供给方面,国内主流厂商装置开工正常,安徽生产商降负荷运行,行业供应量下降。需求方面,国内下游需求好转。上游方面,氯化苯价格继续维持高位,支撑邻硝基氯化苯价格。本周邻硝基氯化苯价格上涨8.3%至3900元/吨。
投资策略
需求弱+供给增,周期基本面继续磨底,自下而上聚焦成长确定性。在经历近2年的景气周期后,2022年化工品景气度进入下行期,需求端海外政策收紧叠加国内疫情反复,下游多数领域的需求受到冲击;供给端化企依靠景气期的盈利迎来产能扩张。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到未来化工品需求仍未出现景气上行信号,而新一轮的资本开支即将迎来产能投放期,多数大宗化工品的景气度或仍将在底部延续。我们认为2023年的化工行业投资应自下而上聚焦于自身存确定性成长的公司/行业。综上,我们筛选出了2023年化工行业投资三大主线。
从长期价值出发,把握核心资产底部区域:“双碳”背景下,国内化企核心资产依托于自身α,拥有极强内在成长性;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国内一批化企龙头已经或将具备全球竞争力,且未来竞争力将进一步强化。聚焦安全边际与成长性,把握周期下行期化企核心资产的低估值机会。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恒力石化、荣盛石化;
高端制造的历史性机遇,国产替代带来新材料确定性β,“新基建”奠定风光储能等相关材料高景气度。半导体材料方面,8-12英寸晶圆制造材料国产化率仍较低,存在较大国产替代的长线机遇;同时美国对我国半导体先进制程的限制加码,短期或影响国内产能扩张,但也将加速半导体材料、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带来相关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其他国产替代方面,国产大飞机迈入商业化阶段,配套航空化工材料迎来机遇;终端消费需求受周期影响较小,上游化学品全球格局有望重塑。
新能源材料方面,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奠定国内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需求高增长,具体来看,风电招标可预见未来装机量高增、硅料投产破除光伏装机瓶颈、储能系统经济性提升驱动需求爆发,风电、光伏、储能高增速将拉动上游材料需求。重点推荐:半导体材料、航空化工材料、消费化学品、新能源(风电、光伏、储能)材料;
全球播种面积的稳定带来的农化行业景气的可持续,高盈利驱动农药企业在建工程增加,重点关注农药行业在建/固定资产比例较高的细分农药赛道龙头公司。
重点公司: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中国巨石、桐昆股份、华峰化学、恒力石化、卫星化学、金禾实业、新和成、国瓷材料、东材科技、昊华科技、荣盛石化、东方盛虹、福斯特、天赐材料、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环保落实不力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