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国燃气-0384.HK-FY2023中报点评:气价接驳多面承压,现金流改善静待复苏-221128

《中信证券-中国燃气-0384.HK-FY2023中报点评:气价接驳多面承压,现金流改善静待复苏-2211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国燃气-0384.HK-FY2023中报点评:气价接驳多面承压,现金流改善静待复苏-2211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FY2023上半年核心溢利32.90亿港元,同比下降22.2%,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整体售气量仍能保持双位数增长,全年销气毛差或将持平,为业绩提供良好支撑。接驳业务受地产景气度下行而承压,但全年仍有260~290万户新接驳指引,且我们认为老户渗透率仍有一定上行空间。公司自由现金流转正且未来向好,2023年动态PE为6倍,已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具有安全边际。我们预计FY2023~2025EPS为1.42/1.67/1.88港元(原预测1.60/1.86/2.36港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11港元。
▍FY2023上半财年基本EPS为0.60港元,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FY2023上半财年营业收入429.76亿港元,同比增长10.3%;股东应占溢利32.90亿港元,同比下降20.6%,折算基本EPS 0.60港元;核心溢利32.90亿港元,同比下降22.2%,剔除人民币对港元贬值影响后的核心溢利同比下降19.8%。业绩略低于预期,主因为上游气价高企,地产景气度下行影响新接驳户数,以及局部疫情导致接驳成本上升。
▍疫情和高气价冲击下气量增长充满韧性,积极推进顺价毛差有所改善。2022年4~9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8%,同期公司天然气总销售量仍同比增长7.4%至166.8亿方,其中直供与贸易气量/居民/工业/商业销气量分别同比增长8.7%/10.0%/7.6%/6.2%,工商业售气量受局部疫情反复和高气价影响更大。随着下半财年取暖季的到来,我们认为公司全年售气量将维持双位数增长。虽然上游气源价格仍居高位,但公司通过扩大合同内气量比例、缩短顺价时滞、降低中间管输费、延长冬季气价时间、落实政府对居民顺价滞后的财政补贴等方式来稳定毛差。公司上半财年毛差环比增长0.10元至0.54元,我们预计全年毛差为0.50元。
▍接驳业务受地产周期和疫情影响承压,但自由现金流大幅改善。受地产景气度下行影响,公司上半年合计新接驳居民152.9万户,同比下降11.4%;其中城市居民同比下降12.4%至134.4万户;乡镇煤改气同比下滑3.3%至18.56万户。公司积极开发老户,我们认为全年仍有260~290万户的新接驳。接驳及工程施工分部溢利同比下滑45.3%,除了新接驳户数下降之外,局部疫情反复也使得施工成本上升。公司上半财年自由现金流8.41亿港元,剔除去年支付总部大厦尾款一次性影响后,同比增长25.42港元,主因是随着煤改气接驳量下降、管网建设逐步完善,资本开支同比大幅节省19.50亿港元;乡镇煤改气新接驳放缓且公司加大回款力度,促进合约资产同比收窄。
▍风险因素:燃气需求增长放缓;上游气价持续性上涨;南方暖居、增值服务、LPG微管网等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等。
▍投资建议:考虑气源价格仍居高位,新接驳用户增速放缓,以及局部疫情反复使得施工成本上升,我们下调公司FY2023~2025EPS预测至1.42/1.67/1.88港元(原预测1.60/1.86/2.36港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6/5/5倍。我们采用公司过往三年历史平均PE减去一倍标准差作为目标PE,推导得出2022年目标PE为8倍,对应目标价11港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