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国轩高科-00207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携手大众,构建新机-221128

《中信证券-国轩高科-00207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携手大众,构建新机-221128(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国轩高科-00207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携手大众,构建新机-221128(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动力电池研发历史悠久,尤其磷酸铁锂路线一直位列前五,A00级市场装机第一。通过与大众的全面合作,以及新客户的持续开发,后续铁锂、三元业务增量可期,并且自有锂矿、正极材料布局也有望提升公司盈利空间。给予公司2024年32倍PE,对应目标价4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细分龙头,构建新机。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于2015年借壳上市,此后业务向三元电池、储能电池延伸。近四年公司LFP市场份额稳定在5%左右,市占率排名国内前五。受益于LFP成本优势和高性价比车型畅销,2021年公司在A00级别电动车市场总装机量第一,并且公司持续开拓新客户,与德国大众、美国某车企、越南车企共同开拓全球市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44亿元,同比+152%,归母利润1.5亿元,同比121%。
▍看点1:大众入驻,经营赋能。2020年,公司与大众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大众战略入股持有26.4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大众正加速布局新能源电车市场,在华规划产能95万辆,并且持续强化自有体系内的电池供应链安全。公司凭借悠久的电池研发积淀和股权合作有望逐渐切入大众供应链,目前铁锂、三元已获大众定点,一期10GWh标准电芯产线正式动工,后续供货空间已经打开。此外,大众已派驻专家团队入驻,开启技术、管理、运营多方赋能,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看点2:储能爆发,成功卡位。储能行业受益于全球碳中和大势,预计未来3年将翻倍式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因其经济性和安全性,综合性能较三元更加适合储能,有望在未来储能场景中占据主流路线。公司较早切入储能赛道,业务由三部分构成:1.供应储能电芯、2.参与储能电站建设、3.销售家储或2C储能产品,目前已经和华为等合作,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储能出货5-6GWh,中长期持续受益行业高增。
▍看点3:锂矿在手,盈利可期。在锂资源自供方面,公司目前已布局2个国内锂矿,且公司预计今年底产出8000吨碳酸锂,2025年产能达到12万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上半年宣布将在阿根廷新建年产1万吨碳酸锂生产线,供应链迈向全球化。我们预计随着碳酸锂自供产能逐步释放,碳酸锂自供价格将较市场价格有明显改善,从而为锂电池业务打开利润空间。产业链其他环节方面,公司紧密布局上游核心环节,自产正极材料。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产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超3万吨,位列动力电池行业第一。布局全产业链稳定提升公司降本保供的能力,未来盈利可期。
▍风险因素: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于预期,导致电池需求不及预期;受疫情等影响,全球电化学储能需求低于预期;大众合作深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未来客户订单;锂矿等原材料成本上行超预期,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其他电池、储能技术进步超预期,影响锂电池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动力电池细分龙头,磷酸铁锂份额领先,且三元逐渐取得突破,通过携手大众有望开启新增长曲线。此外,公司储能业务布局较早,自有锂矿逐渐量产,未来收入、利润增长可期。考虑公司产能投放和动力、储能电池行业成长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为0.16/1.02/1.33元。PE角度:参考2024年可比公司PE估值(宁德时代16x,比亚迪21x,亿纬锂能16x,孚能科技11x,均为Wind一致预期),考虑公司携手大众+锂矿布局逐渐见效,未来公司出货结构、客户质地、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给予公司2024年32xPE,对应市值754亿,目标价43元。PEG角度:参照2023年可比公司PEG(宁德时代0.5x,比亚迪0.5x,亿纬锂能0.3x,孚能科技0.2x,均为Wind一致预期),考虑公司仍处于成长阶段,三元逐渐取得突破,自有锂矿将逐渐量产,给予公司2023年0.24xPEG,对应目标价45元。综合以上两种估值方法,我们按照2024年32xPE,给予公司目标市值754亿,对应目标价4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