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奥密克戎新变化,我国门诊和病床资源相对较完备-221127

上传日期:2022-11-27 16:17:21 / 研报作者:周豫霍亮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奥密克戎新变化,我国门诊和病床资源相对较完备-221127.pdf
大小:162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奥密克戎新变化,我国门诊和病床资源相对较完备-221127

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奥密克戎新变化,我国门诊和病床资源相对较完备-221127
文本预览:

《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奥密克戎新变化,我国门诊和病床资源相对较完备-221127(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奥密克戎新变化,我国门诊和病床资源相对较完备-221127(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观点
  本周我们从门诊、住院、ICU资源三个方面讨论,看看我国医疗系统到底理论上可以面对多大的冲击。
  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来看,按照2016-2019年的复合增速为3.2%计算,2021年诊疗量应达92.87亿人次,与实际相比,每日平均诊疗量的弹性空间在至少227万人次。2022年1-6月,美国、香港和韩国等五个地区的单日新增高峰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约在0.42%;2022年6月后,东亚单日新增高峰的占比持续下降,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总比重降至0.14%。假设我国14.12亿人口,按2022年1-6月单日新增最高日的平均人口比重来计算,单日新增高峰约为593万。按至少227万日就诊空间来计算,就诊率不超过38.28%,门诊端压力是相对可控的(不考虑重复就诊和地域医疗资源差异)。
  从医疗卫生机构住院量来看,2020年和2021年因为疫情等原因,出现较明显下降,其中2020年下滑13.6%。从我国总住院人次、患者平均住院时长和病床使用率等情况来计算,2018-2021年我国满负荷总住院天数复合增速约在2.7%。2021年总空床天数则约为7.753亿天,平均每月约6454万天。从美国三个新冠发生高峰期来看,第一阶段住院率明显较高。而后两个阶段同处奥密克戎时期,住院率跟感染人数呈现明显负相关性,这从日本、香港的数据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整体来看,奥密克戎毒株的高峰时期住院率大体维持在3%左右。我们根据2021年平均每月约6454万天总空床天数来计算。按平均住院时间5-8天,医疗可满负荷容纳单月内平均日新增人数约897万-1434万。如果病床使用率恢复至2019年的83.6%,可容纳平均单日新增人数约为347万-555万。
  从日本、韩国和美国不同新冠高发阶段的ICU床位患者比例来看,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理论上讲,ICU的床位也具有较大弹性,一般在临床资源较为充足的状况下,短期可实现50-100%的扩充。如果按我国现有ICU床位8万个计算,病床使用率假设也同为当期的74.6%,ICU空置床位约为2万张。再按0.4%-4%的ICU患者占高峰期日均新增比来推算,我国2万张ICU床位可支撑高峰期平均日新增病例约50-500万。
  重点推荐
  本周医药受疫情防控边际趋紧的因素影响,板块全面承压。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板块内部配置来看,全部板块皆出现下跌。在下周美国美联储将迎来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背景下,超预期加息阶段有望终结,接下来港股和A股医药将有望延续全球资本再平衡下的流动性支撑,受此影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景气度仍将或可维持较高水平。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预期不变,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卫健委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Q3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重点推荐:同和药业(300636)等。创新药——Q3在美元指数不断推升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均出现快速的回撤,但美国XBI指数却受美元资产回流而表现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看好在9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后的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的补涨行情,尤其看好在配置初期,市场研究较为深入的且临床、产品上市和BD进展皆较为顺利,尤其是核心管线已被充分验证的标的。建议关注:荣昌生物-B*(9995)、康方生物-B*(9926)、康宁杰瑞制药-B*(9966)等。
  CR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以及近期海外部分CRO企业全年业绩指引上调等事件催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