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中国中冶-601618-订单提速,多催化有望驱动估值修复-221125

《华泰证券-中国中冶-601618-订单提速,多催化有望驱动估值修复-22112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中国中冶-601618-订单提速,多催化有望驱动估值修复-221125(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0月新签合同增速显著提升,多重催化有望驱动估值修复
受稳增长实物量加快落地、地产政策持续改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国常会提及降准等因素催化,建筑央企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公司10月新签合同额1141亿元,同比+30.6%,显著提速,验证行业改善趋势。我们维持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4/107/123亿元。A/H股可比公司22年Wind一致预期均值8.2/3.4xPE,考虑到公司资源板块资产质量较优,盈利能力较强,认可给予公司A/H股22年9/4xPE,调整A/H股目标价至4.10元/2.00港元(前值3.76元/1.61港元),维持A/H股“增持”/“买入”评级。
公司10月新签合同额同比+30.6%,较9月加快17.6pct
22Q1-3公司新签合同额9353亿元,同比+6.6%,22Q3单季新签2883亿元,同比+10.0%。22Q1-3新签合同额超过5000万的工程订单中,四大细分板块中房建/基建/冶金/其他板块分别新签4661/1526/1213/1340亿元,同比+5.9%/-6.9%/+8.0%/+40.4%,其中Q3单季四大板块订单同比增速分别为-11.8%/+19.5%/+38.0%/+61.4%。10月单月新签合同额1141亿元,同比增长30.6%,较9月单月增速提高17.6pct,我们认为公司新签合同增速在稳增长落地驱动下有所加快。
地产政策持续改善,建筑企业有望受益保交楼、涉房再融资
10月20日,证监会允许部分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11月21日,金融街论坛提出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我们认为一方面,建筑作为施工环节有望受益保交楼,另一方面,建筑业负债扩张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经营对杠杆的依赖较高,而建筑央企此前在限制涉房企业再融资、稳杠杆考核下扩表受限,本次政策变化后,涉及少量地产业务的建筑央企有望直接受益再融资放开。
预计22Q4施工实物量继续改善,建筑行业竞争格局优化
10M22基建投资同比增速11.4%,自6月以来连续五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我们认为随着下半年资金来源逐步落实,22Q4投资实物量有望继续加快落地。建筑央企国企订单和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且近几年行业格局快速优化,央国企市场份额提升明显。根据对八家建筑央企(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等)统计,22H1收入市占率较21年显著提升5.0pct至25.7%,新签订单市占率提升9.1pct达到44.9%。我们认为,建筑工程商业模式中融资成本、技术实力和管理边界决定了建筑央企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地产恢复不及预期,资源品价格超预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