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保险行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范暨首批产品名单点评:险企迎个人养老增量保费,新业务价值增速弹性可期-221124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范暨首批产品名单点评:险企迎个人养老增量保费,新业务价值增速弹性可期-22112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保险行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范暨首批产品名单点评:险企迎个人养老增量保费,新业务价值增速弹性可期-22112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11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2)11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公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基本要求,重点考察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预计头部险企更加受益。个人养老业务参与要求如下:①上年度末净资产≥50亿元,且≥实收资本75%;②上年度末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0%/75%;③上年度末责任准备金覆盖率≥100%;④最近4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B类;⑤近3年未受到金融监管重大行政处罚;⑥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与银行个人养老金系统对接等。同时,监管进一步鼓励养老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业务,对于养老主业突出、业务发展规范、内控健全的养老保险公司,可以豁免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的规定。截至3Q22上市险企集团和寿险公司均符合此标准,预计全行业约有30家公司达到此标准。监管要求主要是考虑个人养老业务保障期限较长、投资收益要求较高等,需保险公司具备较强的资本实力和规范的经营,以保障个人养老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头部险企有望更加受益。
个人养老保险持续扩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成为首类批准的个人养老保险产品。《通知》明确险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可提供年金、两全保险,及其他监管认定的产品,但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①保险期间≥5年;②责任限于生存和满期给付、死亡、全残、失能或护理状态;③能够提供趸交、期交或不定期交费等方式。根据11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公布信息,6家公司的7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成为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预计后续产品种类将进一步丰富,为保险参与个人养老市场提供产品优势。
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公司均是此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公司,预计后续公司和产品名单将扩容。目前共有7款产品入选,分别属于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太平养老、泰康人寿、国民养老6家公司,这些公司均是此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公司。根据《通知》要求,目前有资格参与专属养老险的寿险及养老险公司约30家。考虑到养老系统对接和产品备案周期等因素,预计后续符合监管规定的险企会陆续推出专属养老产品。
中性情景下,我们测算个人养老险可为上市险企贡献较大NBV增速弹性。此前制度明确了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年金、两全险及其他认可品类。品类扩容下,保险行业中长期可迎来增量"个人养老"保费收入——此前我们测算到2030年有望迎2.6万亿增量个人养老金市场;若流入保险行业比例为8%~25%,可带来2100~6500亿保费收入;若相关产品NBVM约10%,上市险企市占率50%,则2030E个人养老险产品增量NBV在104~325亿,占21年5家A股险企NBV比重的10%~30%。
投资分析意见。个人养老的制度为保险行业增长提供新动力,同时近期金融支持地产16条等政策落地,保险资负两端持续改善,维持保险行业看好评级。1)投资端信用风险缓释,投资收益持续提升: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投融资等重磅政策仍在持续推出,A股资金来源将加速机构化、长期化,将长期提升权益市场整体稳定性,叠加地产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保险公司信用风险持续出清,投资收益将明显获益。2)负债端价值拐点已现,明年NBV正增长可期:短期来看,寿险NBV转正拐点已现,开门红预收进度超越去年同期,财险COR保持低位,坚定看好寿险经营转好和财险稳健增长下的保险行业复苏;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加速,个人养老市场广阔,长护、健管、医疗等多元化保险保障缺口较大,“保险+服务”的头部险企更加受益。推荐: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财险、友邦保险等。
风险提示:个人养老金参与人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