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海外双周报第19期:中低收入国家债务中我国的角色-221123

《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海外双周报第19期:中低收入国家债务中我国的角色-22112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每周经济观察】海外双周报第19期:中低收入国家债务中我国的角色-22112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
本文聚焦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借款问题,主要关注几个方面:一、借出多少钱;二、钱从哪来,投到哪去;三、有什么风险。当下中低收入国家债务脆弱性加剧,一方面,新冠疫情下各国加大财政支出,债务规模激增;另一方面,当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加息导致中低收入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偿债成本。因此,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风险问题值得关注。
一、我国持有多少中低收入国家债务?
截至2020年,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债权存量总计1710亿美元,占中低收入国家外债总额的2.7%,高于其他国家但远低于世界银行等多边债权人和债券持有人(分别占比52%、28%)。进一步区分中等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可以发现我国对低收入国家的债权规模占其外债总额的比例较高,约为11%。
从增速看,2000-18年,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债权金额增速大部分时间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但最近两年增速明显放缓。增速的变化主要受我国贷款“优惠力度”的影响。从两方面观察:一是借款的实际利率,用“当年实际支付利息/外债存量期初期末均值”计算。2010年以前我国借款的实际利率较中低收入国家外债平均低2%左右,对应着我国债权增速的飞涨,近年来我国借款实际利率与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二是利息支付优惠,用“当年利息免除与利息重新安排金额之和/应付利息”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与2020年新冠疫情中,我国提供的利息支付优惠相对平均水平更高。更高的“优惠力度”反映了我国借款的援助性与发展性,推动了2018年以前我国债权金额的快速增长。
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债权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增速或将进一步回落。首先,从贷款承诺看,我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签订长期贷款合同的高峰期已过。其次,从贷款提取额来看,未来5年中低收入国家从我国贷款承诺中的提款额逐年下降。2022-28年,中低收入国家从我国贷款承诺中的贷款提取额将以平均每年-53%左右的速度下滑。
二、钱从哪来,钱到何去?
1、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贷款的资金来源: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债权主要是由政策性银行提供的非优惠贷款。据统计,官方资金占比超9成;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约占7%;无债券。
2、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贷款的资金用途:首先,按债权人部门看,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债权主要是对公贷款,尤其是对一般政府贷款,约占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贷款总额的75%。其次,按债务国的国家特征,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债权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并且是中等收入国家中收入偏低的部分国家。最后,按投资行业,对于中低收入国家整体来说,大部分债务都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采掘业有关。对于我国债权集中地区——非洲来说,我国的贷款资金集中于运输和电力等公共事业部门以及矿业,占比合计近7成。
三、债务风险大吗?
从三个角度评估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债权的风险情况。首先,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债权集中度情况。并不算高,近年来也比较稳定。其次,欠我国债务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外债风险情况。10个国家中有三个国家被世界银行评定为“外债高风险”,2020年欠我国债务208亿美元,占我国对中低收入国家债权存量总额的12%,而且这十个国家外债总额占其GNI比例和出口金额比例均高于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最后,“坏账”风险,即已经是外债高风险或者陷入困境的借款人合计欠我国债务情况,2020年为440亿美元,这部分债务可能需要我国减债、缓债。不过这些国家欠我国的债务仅占其外债总额16%,因此解决其债务问题需要联合其他债权人一起行动。
风险提示:债务风险发展超预期,数据源统计不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