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2022年专项债券资金用途调整面面观-221121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2022年专项债券资金用途调整面面观-22112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2022年专项债券资金用途调整面面观-221121(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年来专项债用途调整概况
财政部多次印发文件,从部分内容提及到专门出台针对性指引、从仅对信息公开进行规范到加强全流程管理,持续建立并完善专项债资金用途调整制度体系
各地在政策指引下持续对专项债资金用途进行调整,从部分省份调整扩大至绝大多数省份、从个别项目调整增加到多数项目、从附带披露规范到独立披露,逐步探索专项债资金用途调整的实际路径
今年专项债用途调整四大特点
东部地区调整项目数量最多,广东、浙江居前列
以跨领域项目调整为主,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调整较多
区县项目调整较多,跨地市及跨层级调整数量较少
调整多发生于在建项目之间,转为新开工项目较少
专项债用途调整三大原因分析
有效项目储备不足是专项债资金用途调整的核心原因,“有效”不仅要求专项债项目本身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与监管规定相符合,也要求项目前期准备、配套建设等及时推进到位。
项目实际需求少于预期带来的“钱需错配”
1.项目实施中发生重大变化,确无专项债资金需求或需求少于预期。如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项目”。
2.项目竣工后,专项债资金发生结余。如江西省南昌市“2021年西湖区桃苑三区等1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带来的“钱等项目”
1.由于项目规划问题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如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寒武纪小镇棚改暨生态移民项目”。
2.项目实施前期准备不足、配套资金未到位等延误工期。如安徽省宣城市“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高水平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3.发债规模与项目实施进度未科学匹配导致专项债资金“趴在账上”。如“深圳市宝安区2022年松岗重点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疫情、自然灾害等外部不可抗力也成为部分项目建设的掣肘。如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康养中心”项目。
资金违规使用等造成的“钱需不符”
如江西省“宜春市市民中心建设项目”落实审计整改要求调整资金用途。
关注及建议
稳增长压力下专项债支出使用强调时效性,警惕用途调整趋常态化
用途调整面临时间及次数限制,关注调整需求与申请机制错配风险
用好用足专项债、减少用途调整的相关建议:
1.项目储备质量及数量仍是核心因素,需切实做好储备工作,从源头解决资金使用、“债务-资产”转化效率偏低问题
2.提升项目申报使用全流程效率
3.加强多部门协调,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敦促配套资金及时到位
4.合理增加债券发行使用的时效弹性,结合区域、领域制定差异化要求
5.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提升新增额度与项目储备的匹配度,避免用途调整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