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产业咨询专题报告:寒冬来临,钢铁企业如何保值?-221123

《中信期货-产业咨询专题报告:寒冬来临,钢铁企业如何保值?-22112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产业咨询专题报告:寒冬来临,钢铁企业如何保值?-221123(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行业的寒冬是否已经来临,我们通过投资、利润和开工率等指标来对比下2012至2015年的寒冬。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当前阶段与2012年较为类似,均为高投资增速见顶后逐步下滑的过程,虽然产能并未像2009~2015年出现大幅累积,但有效产能处于高位,高炉质量较高。从高炉开工率角度,也与2012年较为类似,高炉开工率见顶后回落。但不同的是,产业资产负债率低,对产量的调节较为灵便。同时,行业行政性减产经验较足。从利润角度,利润中枢下滑,类似2012到2013年度。综上,我们认为类似与2012年到2015年的行业寒冬还会重演。对于钢铁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势在必行。而锁定利润为钢铁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我们建议钢铁企业按照如下思路进行风险管理:
第一、利用利润弹性差异化套保。此类方法针对随行就市定价的钢铁企业。当需求进入下行周期,钢厂利润随着钢铁产量增减呈现区间波动,钢铁企业目前仍可以主动调节产量,故钢铁企业应该利用好该时机,锁定利润。钢厂复产至后段时,价格已经反弹至高位,此时应该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保值,锁定利润。当钢厂减产后段时,此时炉料价格已经下跌至低位,钢铁企业应该在期货市场买入保值,锁定炉料成本。此类操作的难点在于判断减产和复产的时点,需要我们对钢材供需平衡的判断较为精准。
第二、长单模式或者锁价模式下应当锁定原料成本。此类方法针对能给锁定远期销售价格的钢铁企业。钢铁企业主动去库后,低库存下原料价格上涨对利润侵蚀较大,因此长单模式的钢铁企业,应该控制好炉料成本。需求下降周期下,期货价格均呈现较为明显的Back结构。期货贴水现货幅度大,远月贴水近月合约幅度大,给了买入保值良好的安全边际。难点在于对于炉料供应量的判断应该较为精准。
第三、极端行情下,库存无法有效去化。买涨不买跌一直是钢材市场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在需求下行周期下,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叠加下游的阶段性停工停产,很容易出现流动性危机。此时基差虽然较大,钢铁企业库存水平较低,但仍应该卖出保值。因为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销售困难,而钢铁企业在有一定利润的情况下也难以主动减产,就会造成库存的快速累积。难点在于对于宏观变化较为敏感,并具备一定的技术分析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