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新动能”一本通&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五:从旧到”新“,行至何处?-221122.pdf
大小:250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新动能”一本通&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五:从旧到”新“,行至何处?-221122

华创证券-“新动能”一本通&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五:从旧到”新“,行至何处?-221122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新动能”一本通&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五:从旧到”新“,行至何处?-22112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新动能”一本通&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五:从旧到”新“,行至何处?-221122(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前言:
  本篇报告是十四五按图索骥系列的第五篇,全面探讨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概念厘清:什么是新动能?
  (一)官方如何表述?认识不断深化,描述不断具象化。从“认识新常态”(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2016年10月,政治局集体学习),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学术如何研究?选择多个指标,构建新旧动能综合指数。
  (三)相似概念有哪些?我们可以将这些概念分为5类。综合性指标、产业指标、企业指标、要素指标、需求指标。其中产业指标较多,包括三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绿色经济等。需求指标包括新消费、新基建等。详见正文。
  二、现状回顾:新动能已行至何处?
  (一)国际比较:创新指数排名与数字经济规模,官方常引用进行国际比较。
  (二)区域比较:各省新旧动能转换现状如何?参见正文摘录的学术研究。
  (三)体量及增速:两个核心指标是三新经济与新动能指数,2021年三新经济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25%,新动能指数增长35.4%。辅助指标若干。
  (四)增长贡献:有多高?算高吗?详见正文。
  三、动态跟踪:新动能指标跟踪体系
  对于新动能,年度数据重点关注“三新”经济、新动能指数这两大核心指标。月度数据,以10月经济为例,可跟踪的数据包括十类: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新消费;新基建;景气指标之量;景气指标之价。详见正文。
  四、未来展望:新动能将行至何处?
  (一)远景目标:从创新型行列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详见正文。
  (二)十四五:重点在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详见正文。
  五、深度思考:新动能的增长源泉?
  我们以三新经济指代新动能,思考新动能持续保持高增长的背后源泉。
  (一)需求侧:下游需求尚未饱和:新动能的多个细分领域,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5G手机全球渗透率、5G基站占比、千兆光网用户占比、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装配式建筑、风及光伏发电占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跨境电商进出口占比、餐饮外卖占比、线上消费占比分别是51%、20.7%、13.1%、17.5%、24.5%、12.2%、21.6%、5.1%、21.4%、26.2%。受益行业见正文。
  (二)供给侧:技术进步带来产出增加。至少在四个方面,我们看到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在不断进步中,新产品在不断涌现中。包括:通信技术(从1G到5G,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集成电路(制程节点不断缩小,消费电子持续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升,受众越来越广)、光伏(光电转换效率持续创新高,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受益行业见正文。
  (三)线下接触要求低,受疫情影响小。相关行业见正文。
  风险提示:技术出现重大变革。新旧动能衔接不畅。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