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发布,债券熊市对券商业绩影响有限-221120

《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发布,债券熊市对券商业绩影响有限-221120(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发布,债券熊市对券商业绩影响有限-221120(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回顾:本周主要指数表现分化,沪深300上涨0.35%,上证综指上涨0.32%,创业板指数下跌0.65%。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额9925.49亿元,较上周+5.82%,两融余额15774.45亿元,较上周+0.65%。
证券:本周券商指数+1.58%,跑赢大盘1.23pct。重点个股表现:湘财+16.6%、广发+2.2%、华泰+1.2%、兴业+0.8%、东财+0.6%、东证+0.3%、国联+0.3%、国君+0.1%、中信-0.3%、中金-0.5%。本周《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发布。(1)代销端,37家基金代销机构获批,其中独立代销机构7家,券商14家,银行16家。代销机构名录可能重点参考零售客户基金代销保有情况。获批机构均为2022Q3非货基代销保有48名之前。基煜基金、汇成基金因基金代销以机构代销为主,个人养老金代销可能不具备优势,未进入名录。此外,前48名代销保有机构中,平安证券(30名)、杭州银行(32名)、中国人寿(33名)、华夏银行(36名)、上海银行(38名)、江苏银行(45名)、陆金所(47名)未进入个人养老金代销名录。(2)基金端,129支基金全部为FOF型基金。其中目标日期型基金50支,目标风险型基金79支。大多数基金管理费率在0.3%~0.5%之间,多数持有期1~3年。管理人上看,华夏基金9支基金进入名录,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8支,易方达、嘉实基金7支,华安、广发基金6支。此外,67支新设Y份额基金在以往已设A/C类份额基金。参考对应A/C份额基金市场表现:1、市占率上,交银施罗德22.4%、兴证全球11.6%、汇添富9.0%位居前列。2、现有规模排名居前的A/C类养老FOF大都以一年持有期为主,风险目标更偏稳健。不过目前A/C类份额养老FOF市场规模较小(合计691亿元),参考作用不高。11月以来,债券市场下行明显,但受益于权益市场上行,我们预期券商自营业务可能总体仍有所修复。参考中证债券型基金指数,较月初共-0.5%,较9月底-0.3%。中证股票型基金指数较月初+3.8%,较9月底+1.8%。若以2022H1上市券商自营固收及自营权益占比估算,9月末至今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益率为-0.12%。参考过往季度,由于方向性自营在自营盘中占比较低,衍生品业务提供较稳定的收益增厚,实际收益率往往高于以基金指数估算的收益率。22Q1以基金收益率估算自营收益率为-4.7%,实际收益率-0.02%。22H1估算自营收益率为0.11%,实际收益率为4.4%。第三季度估算自营收益率-0.7%,实际收益率0.4%。11月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量回升至9751亿元,交投活跃度提升背景下,非方向性的衍生品业务成交量可能有明显提升。我们预计9月底至今自营业务收益率虽受债券熊市影响,修复效率可能低于预期,但业务收入或仍将有明显回升。投资方面,我们推荐顺序为:国联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财富、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重点关注浙商证券、中信建投。
保险:本周保险指数上涨3.99%,跑赢大盘3.65pct。个股表现分化,中国平安4.54%、中国太保4.22%、中国人寿2.29%、新华保险1.06%、中国人保1.39%。十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2.83%,较上周小幅上行0.09pct。本周,银保监会印发了《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6月30日起施行。保险公司应当完善内部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机制,披露材料由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负责管理,保险公司不得授权或委托个人保险代理人自行修改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材料。对于进一步提升产品透明度的措施,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办法》明确要求,保险产品的费率表和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现金价值全表首次作为产品信息披露材料主动公开。此外,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日向保险行业协会、银保信公司、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深入整治“代理退保”黑产乱象的通知》,要求将整治“代理退保”黑产乱象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我们认为,整体来看,监管强化对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的约束、整治“代理退保”黑产乱象,有利于引导人身险行业规范,长期来看利好行业发展。提升人身险产品的透明度,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保险产品,从根源上减少销售误导与销售纠纷。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费率和现金价值全表披露要求会影响敏感人群投保,短期来看会加大高价值率产品的销售难度,从而影响产品结构。11月18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并要求各公司立即排查增额终身寿相关风险。排查重点包括但不限于: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等。增额终身寿作为近年来人身险行业的主力军之一,由于其具备终身保障属性的同时,保额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而受欢迎。但随着这一赛道逐渐拥挤,畸形竞争苗头冒出,将增额终身寿定位为理财产品而忽视保障功能的销售误导频频发生。我们认为,监管对增额终身寿市场进行“降温”处理,有利于引导产品规范发展,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引导竞争回归理性。当前各家公司PEV估值为:0.55(平安)、0.75(国寿)、0.44(太保)、0.32(新华)。建议关注顺序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财险H、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状况和持续时间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改革节奏低于预期、利率较大波动。